新晃财政:强协作、抓关键、重宣传,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显成效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票据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省财政厅推行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后,新晃县财政局与相关主管部门加强配合协调,积极探索财政票据电子化联网,打破部门间数据传输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先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社会团体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专用票据”等财政票据电子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凝心聚力,强化部门协作。加强组织协调,省财政厅召开动员会后,新晃县迅速行动,研究制订《新晃县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协调相关主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统筹推进改革。整合数据资源,3月10日,完成票据使用单位基础信息收集和完善、电子印章和CA证书,并与财政签订授权协议等基础信息收集工作。统筹协调投入方式,财政部门、改革单位、代理银行、系统改造服务商签署筹资开发和服务协议,统一协调、集中部署,明确资金投入来源、业务系统建设及接口改造等,最大限度降低改革成本。
二是聚焦关键,统筹推进改革。财政票据种类多,新晃县在总结前期已实现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电子化基础上,为确保其他财政票据电子化全面推进,按照票据种类、单位用票量、单位业务系统衔接等因素分类推进。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住保中心等四家财政电子票据与单位业务系统深度融合要求高的单位,使用“中台+前端”、统一采购集中部署的方式推进改革,实现财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医疗保障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对用票业务量少、与单位业务系统融合要求不高的单位,采取在线开票方式部署。
三是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县级融媒体、县政府公共信息网、政务服务中心、村村响等平台,多维度宣传财政电子票据的改革成效,提高财政电子票据社会认知度、认可度,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缴费难”“取票难”“报销难”等群众呼声高问题,加速助推“数字财政”建设。
下一步,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完成乡镇卫生院的基卫3.0系统接口改造工作,实现所有单位、所有票据电子票据改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