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财政:聚焦财政短板,用好绩效管理“指挥棒”和“风向标”
2024年是绩效管理巩固年,为进一步抓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怀化市财政局充分用好绩效管理这个“指挥棒”和“风向标”,多措并举巧打组合拳。
完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一是明确评估范围。2024年新出台通过预算资金安排的政策、拟新增且需财政预算资金安排的重大项目(原则上500万元以上,必要时可延伸至需设立但不在此资金范围内的项目),做到绩效评价“有的放矢”。二是细化评估内容。以财政预算管理的重大政策项目为主要对象,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等多方面出发,运用成本效益法、比较法等多角度分析。三是细化责任分工。明确预算部门、财政部门的职责分工,围绕“谁申报、谁评估”要求,压实预算部门申报责任;按照“谁分配、谁审核”,压实财政部门的审核责任,审核中主要分析论证评估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准确、预算测算依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客观,并逐一提出审核意见,形成书面审核结论,作为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
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一是加强源头管理。采用预算绩效目标“三方会审”的方式,通过明确指标、细化编制、完善审核三步法,更加突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二是报送人大审查。市直部门、单位绩效目标按程序报送市人代会审查,提高绩效目标约束力。三是强化审核结果应用。将审核结果纳入市直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督促部门落实绩效目标管理责任。抓实预算绩效运行监控。一是健全绩效监控体系。明确预算单位为实施预算绩效监控的实施主体,形成财政主导、主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单位实施的协同机制,完善绩效监控体系。二是统筹部署全面覆盖。一方面要求市本级所有部门整体支出和预算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运行监控,确保监控“无死角、无漏洞、无盲区”;另一方面选取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运行监控。三是问题导向提质增效。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的绩效目标执行偏差和管理漏洞,要求部门及时采取分类处置措施予以纠正,并将绩效监控结果作为年度预算调整、资金拨付等的重要依据。
推进绩效评价扩围提质。一方面是部门单位自评。组织部门单位对整体预算和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财政对部门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另一方面是财政重点评价。扩展评价范围,2024年集中实施10个财政评价项目,涉及部门整体支出、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专项债务等领域;严选第三方评价机构,确立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主评人”制度,明确第三方机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程序,评价结束后由财政部门对第三方机构工作质量进行评级;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和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
四个联动促进协同发展。一是加强县市区联动。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及时了解县市区绩效管理情况,带动县市区布局同步开展绩效工作。同时,注重交流工作经验,形成共享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加强市直部门联动。压实市直部门的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的管理指导责任,指导部门有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三是加强财政内部科室之间的联动。完善绩效管理联络员和预算绩效评价会审委员会制度,由固定人员常年抓实绩效管理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对市直单位绩效自评报告和财政事前评估、重点监控、绩效评价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审核把关。四是进一步深化财审联动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利用两部门各自领域优势推动工作协同、信息共享、结果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