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财政:四举措助力春耕生产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芷江县财政局积极统筹调度财政资金、优化资金配置、强化政策落实与资金监管,全面助力春耕生产。
一是坚持支出优先,持续提升保障能力。持续强化涉农资金支出统筹调度和资金保障,实时跟踪调度资金支付需求,逐月制定财政资金支付计划,将农机购置补贴、育秧大棚建设奖补、渠道清淤维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与粮食生产相关资金,作为财政“三保支出”后的重要刚性支出,优先重点保障,切实做好春耕生产财政资金保障支撑。
二是落实惠农政策,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县财政部门协同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总结分析,研究制定2025年惠农补贴实施方案,提前谋划、安排部署惠农补贴政策宣传与补贴项目实施。协助农业农村部门加快稻油轮作、粮油单产提升等项目验收和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流程,第一时间分配下达2025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资金,精准高效直接兑现到户,切实提高种粮农户获得感,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粮食生产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项目监管,筑牢稳产提效实力。坚持涉农资金跟踪监管长效机制,以“预算执行、资金支付、绩效目标”为抓手,抓在平时、严在日常、管在过程。一是加强与主管部门沟通对接,依托项目资金管理台账,对2024年衔接补助、农业发展、水利建设、农业与水利救灾等涉农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二是聚焦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工作专班开展实地跟踪监管,考核评价绩效目标实现情况;三是对尚未完工项目查找原因,督促主管部门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抢抓工期,确保项目及时完工,服务粮食生产,持续提升财政涉农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筑牢粮食生产稳产高产、提质增效基石。
四是财政金融联动,注入发展新兴活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制度,积极推进农担“乡村振兴产业贷”产品落地实施,更好更快地帮助粮食生产等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发挥“1+1>2”效果,放大财政资金效应,引导更多金融资金资源流向粮食生产等产业领域,有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