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财政:“互联网+监督”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屏障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8年11月14日 00:00 【字体:

  今年以来,衡阳市财政局结合全市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作周报、定期督查、周例会等一系列有效举措,进一步加大“互联网+监督”平台的应用力度,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屏障。 

  一、狠抓平台数据录入。根据《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十项要求》,对数据录入人员职责、录入时限、录入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构建市、县、乡镇、村四级数据采集网络。通过倒排工期清单式管理,抓实业务培训、升级村级财务软件,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民生资金项目、村级财务公开等数据采集工作,保证平台安全运行。截止8月底,市录入资民生资金项目202个,资金来源数量191条,资金去向数量802条,项目金额13.95亿录入村级财务收入表66611个,收入总额38.71亿元,财务支出表131715个,支出总额38.92亿  

  二、推进村级财务公开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村级“三资”进行清查,督促村级财务做好财务公开,明确要求村级财务公开100%到位,并细化到每一笔收支、每一张票据。基层财政所按照规范格式和要求,在规定时限,不断完善乡街党务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相关基础数据,做好平台数据录入前的准备工作。各乡街组织力量抓紧梳理各村(社区)民生资金来源清单、支出清单及其发票等有效凭证附件,安排专人利用全省统一开发的数据采集程序,及时准确填报今年以来村级财务公开信息。各县市区政务中心及各乡街办事大厅安放终端查询机,实现软硬件双项优化升级 

  三、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全市各级财政监督部门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不作为、公开不彻底等行为,强化财经纪律。对工作中,不按时、不准确、不完整上报数据资料;不按公开目录清单要素进行公开的;不及时梳理、处置问题线索或问题线索办结后不按要求答复的;不按安全管理要求操作,导致信息、资料泄露,危害网络安全或者导致硬件、软件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的;擅自删除、更改平台数据、资料,私自拷贝、翻印、复印数据、资料,擅自向外界提供查询业务或者泄露账号密码导致泄密等问题,一经发现,统一移交市纪委“互联网+监督”办公室处理。 

  四、提升平台关注力度。大力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宣传推广,建立公众号,通过有线电视、三大通信运营商联合推送等方式,向全市手机用户编发《我的民生钱用哪去了?》平台链接20万余条。将“互联网+监督”工作纳入县市区财政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层层压实责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积极关注使用“三相e监督”。充分发挥扶贫队员、驻村干部、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引导作用,利用圩场、传统节日等不断扩大其影响力,据初步统计,仅外出务工人员就有9万人次关注使用。 

   五、及时处置问题线索。通过采取部门联动,派专人与市纪委联合受理等方式,对问题线索及时查处。截止到10月底,共收到平台投诉举报受理线索488条,受理426件、办结412件,查实160起,涉及资金2356.52万元。查实的问题主要涉及到民生资金、扶贫领域、村级财务。充分发挥平台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后台数据碰撞分析,发现疑似问题线索42228条,查实7385条,共涉及违规资金278.5万元,追回资金87.03万元。

衡阳财政:“互联网+监督”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屏障

997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