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财政:全力支持生态环保事业发展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围绕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最美地级市,衡阳市财政局立足工作职能,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保障了环保机构运转。一是完善城区环保财政管理体制。2011年,衡阳市将四个城区环保局上划,由市财政全额保障其人员和运转经费。2019年四个城区环保分局年初预算为1390万元,比2011年上划前增长近10倍。二是推进环保业务能力提升。投入1300万元支持打造“数字环保”,安排全市污染源普查经费800万元、环保“三线一单”规划编制经费280万元、《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大气污染源解析》编制经费356万元。三是保障环保执法执勤需要。从2017年起,提高了市环保局和四个城区分局的公用经费标准。2018年市财政安排了8660万元,用于保障市直环保运转、监测设备配备更新以及环保执法能力的提升;对环保执法车辆参照执法部门的比例予以保留,确保环保执法的正常需要。
(二)支持了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支持打好碧水保卫战。筹措资金56亿元,其中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39亿元、污水处理费2.8亿元、黑臭水体治理2293万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1931万元、推进河长制专项经费898万元等,为湘江干流衡阳段水质平均值达到Ⅱ类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筹措资金2.5亿元,其中新能源环保型公交车购置贴息2.1亿元、黄标车淘汰补贴1331万元、锅炉淘汰资金601万元、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300万元等,为守护家园碧空万里贡献应有之力。三是支持打好净土保卫战。筹措资金2.2亿元,主要用于全市土壤污染情况详查以及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项目治理等工作。
(三)提升了城乡人居环境。立足工作实际,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城乡环境整治经费投入,积极推进全市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一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市财政先后筹措2.5亿元对城市污水管网进行提质改造,投入1.1亿元支持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投入6000万元支持衡阳市吉兴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处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二是推进城市美化工程。为营造洁净靓丽的城市环境,2017年,市财政投入3.6亿元推进市中心城区“三清三建”社区提质改造,投入1.2亿元进行农贸市场改造。在此基础上,2018年市财政安排城市公共绿地美化彩化提质改造工程专项经费1045万元,城市绿地维护经费1385万元。今年,市财政又专项安排1230万元“创卫”经费,支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财政投入3755万元,着力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禽畜粪便等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