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财政:财政投入加力度 民生保障显温度
2019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衡阳市财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要求,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年全市民生支出436.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2.7%。
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安排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资金9.28亿元,将城市低保标准和城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安排就业补助资金8087万元支持就业扶贫、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资金效应,对全市152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10万元。
二是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等,惠及学生85.57万人;消除大班额1999个,彻底消除超大班额83个;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覆盖1332所学校和214个教学点。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推进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三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统筹安排扶贫资金16.51亿元,同口径增长25.27%,其中投入产业扶贫、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资金9.13亿元,增长31.37%;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等政策性资金6.83亿元,增长163.71%。
四是落实惠民惠农政策。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补贴22.04亿元,用于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利用上级资金2.11亿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支持城区提质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24个。积极防控非洲猪瘟,加大检验检疫力度,落实强制扑杀补助政策,投放储备猪肉500吨,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投入环保资金13.79亿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建成污水处理厂或建成其他污水处理设施给予补助,支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支持PPP项目优先布局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市区两级安排创卫经费2.3亿元,支持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六是推进安居工程建设。牵头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城区棚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安排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资金12.87亿元,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棚户区改造开工6269套、农村危房改造9324户,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位。
七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安装总任务3.12万套、“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惠民演出862场,新建和改扩建村(社区)标准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51个。成功举办衡阳首届国际马拉松和国际网球公开赛、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