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财政:多管齐下强基础 预算管理见实效
今年以来,衡阳财政贯彻落实真正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预算编制调结构。贯彻落实零基预算理念,按照预算“总盘子”不变的原则,全面调整优化2023年度预算编制。足额安排人员经费,逐年记实职业年金;基本保障公用经费,对超编单位扣减公用经费、空编单位奖励公用经费,鼓励单位空编余编;项目经费有保有压,除涉及政策规定等刚性支出确需保留的外,其他单位小专项全部清零,政府专项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资金额度和使用方向;部门预算按需编制,指导督促单位优先编制运转经费预算,着力减少预决算偏离度,避免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行为。
体制改革激活力。推进市、区两级财权、事权体制改革,加大市级让利力度,将市、区共享收入分成比例从市本级70%、城区30%调整为市本级60%、城区40%,除匹配下放城区事权需新增的财力外,市本级拿出部分财力对城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激励;支持城区竞相发展,对城区推进楼宇经济、产业综合体项目在一定年限内给予税收奖补,充分激发城区发展经济内生动力。
预算约束出实招。坚决落实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2023年度部门单位“三公”经费预算安排额度较上年预算数继续压减;出台《市本级财政预算追加办法》,制定负面清单,严控追加额度;建立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出台机关食堂支出、会议费、办公费等管理办法,规范单位支出行为,节约财政资金。
盘活存量强统筹。推进存量资金回收工作常态化,对2021年度部门单位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收回统筹,按照“一事一议”原则从严审核安排;大幅压减非刚性、非急需项目支出,全年压减政府专项资金和单位专项资金4.25亿元,腾出财力保障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