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因地制宜建设劳动保障“四化”平台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09年11月23日 15:48 【字体:

  近年来,双峰县坚持把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财力向劳动保障倾斜,全方位打造城乡劳动者优质服务平台,探索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 “四化”模式。

  一、平台建设整体化。对县域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整体规划,按乡镇大小、经济水平、企业数量,因地制宜,独创性地提出了“综合型”、“工矿型”、“农村型”三种平台建设模式,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综合型”主要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城镇劳动者较多、开发就业岗位条件较好的乡镇。“工矿型”主要适用于工矿企业比较兴旺、企业职工较多、就业发展空间较大的乡镇。“农村型”主要适用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产业转移任务重的乡镇。

  二、硬件建设统一化。采取县财政年度预算以奖代投、乡镇自筹、劳动部门向上争取等办法,多方筹措平台建设资金,并将乡镇劳动保障站工作经费纳入乡镇的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有钱办事,能办好事。全县共投入平台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实现了平台建设“场地标准统一、办公设备配置统一、服务标识统一、平台产权统一”。各乡镇劳动保障站办公室、档案室、服务大厅、电脑、打印机、网络等办公设施齐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人员队伍专业化。从乡镇干部中遴选热情、学历、素质较高的人才,充实到基层劳动保障服务队伍,并严格把好招聘、培训、使用和交流关。组织全县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参加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统一考核和资格认定,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熟悉、服务到位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

  四、管理服务规范化。建立劳动保障服务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信息反馈制,规范劳动保障服务行为。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登门式”和“全程式”服务,做到送岗位不过夜、送政策不过周、送培训不过月,对能在基层办理的各项事务,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办结。将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将财政经费直接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争先创优。


双峰县因地制宜建设劳动保障“四化”平台

998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