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围绕“五转”给力 提升财政监督水平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2年03月12日 09:12 【字体:

  近年来,新化县财政局认真研究和探讨财政监督机制的创新与转型,努力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从财政监督的理念、监督的人才、监督的范围、监督的管理、监督的形式等方面实现五个转型,为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监督理念由一般向深刻转

  财政监督水平的提升,前提是监督理念的创新。近年来,该局上下一心,集思广益,着力从三个方面创新监督理念,提升监督认识:一是加强学习,深化认识。重点解决财政局内部对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问题,组织干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有关反腐倡廉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财政监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查找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到只有强化财政监督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才能把公共财政的阳光普惠到人民群众,真正构筑民生财政,改善民生民计。二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从2009年开始,将财政监督工作纳入全县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点内容。每年组织县长办公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财政监督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财政监督检查的有关政策和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三是部门联动,细化责任。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财政监督工作,健全协调机制,着力推进各主管部门建立财政监督协调小组和联络制度,切实强化各部门监督工作,确立监督新理念,增强各级各部门的监督责任感。积极理顺各监督部门、各相关职能单位的工作关系,形成职责明确、思想统一、配合默契的工作格局。这些措施的施行,全县各级各部门对财政监督工作的认识明显提升,真正由一般转向了深刻,为财政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构筑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监督人才由普通向精英转

  财政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关键是人才。曾经也有不少财政监督干部认为财政监督工作是“栽刺不栽花”的行当,是“人家放水我堵坝”的事情,不愿干这项工作。有些财政干部即使调到监督局也是人在心不在,履职不能尽心尽责。自从该县财政监督工作理念由一般向深刻转型后,大家认识到财政监督工作是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的好岗位,都争相要求从事财政监督工作。为了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力量,该县财政局遍寻芳草,力求精兵,在全县400多名财政干部中通过笔试、面试、干部职工测评和领导班子审查考核,挑选了11名干部进入财政监督局工作。目前,新化县财政监督局有副科级干部6名,大专以上学历9名,全部都是业务精通,能征善战的精兵强将。该县财政监督干部职工深谙“打铁还靠自身硬”的道理,为了不断推进财政监督工作,狠抓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新老同志互帮互学,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财政监督干部队伍,真正实现了财政监督人才由普通型向精英型转换。

  三、监督范围由局部向广泛转

  随着财政监督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新化县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拓宽监督领域,推进财政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将财政监督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是 “小金库”专项治理全覆盖。2009-2011年,该县共清理行政事业单位235家,社会团体80家,自查率达100%,重点抽查单位119个,对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初步建立了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二是对全县村级运转经费检查无肓区。通过对2010年、2011年全县村级运转经费的检查监督,发现了村级运转经费在使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挪用、虚列等问题,该县责成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截止2011年底,挤占、挪用、虚列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三是对村级“一事一议”资金监管常态化。2010年新化县安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440万元。通过监督检查,全县2010年、2011年“一事一议”资金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责成相关单位逐步处理落实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四是积极探索财政监督检查新领域。近两年,该县组织会计信息化检查和财政收入检查,共检查行政事业单位56家,企业4家,征缴财政收入 439.9 万元。同时对近两年来家电下乡补贴户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发现了有些经销商以套取农户身份证信息等手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2011年,该县财政监督局对全县160余户经销商进行严格检查,共追缴套取补贴资金52万元。

  四、监督管理由粗放向精细转

  近年来,遵循规范、明晰、有序、高效的原则,新化县财政监督工作一改粗放型为精细化管理。一是服务流程精细化。坚持优质服务,设立了办事流程、政策公开栏和岗位职责等便民服务设施,佩戴公务服务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监督工作规范、阳光和透明。二是检查工作精细化。坚持事前认真准备,事中认真检查,事后认真分析,对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执行、财政收入缴纳等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经单位领导确认,形成处罚决定,所有相关资料装订成册,立档归案。三是责任追究精细化。遵循“一个标准、一套程序、一把尺度”,坚持五个“不放过”:对查出的问题不清楚不放过,涉及款项不追缴不放过,相关责任不追究不放过,警示教育不到位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五、监督形式由突击向常态转

  新化县财政局始终保持财政监督工作的常态化,财政监督工作按照年初工作思路,每年有重点,每月有任务,每天有指标,紧紧围绕该县财政监督工作施良方、出妙招、打狠拳、下重典。一是专项资金监管常态化。该局加强了对民政低保资金、财政奖补资金、扶贫专项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了巡查巡视制度,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都确定了一名财政监督员,设立了财政监督举报箱,每月开箱一次,收集举报资料,汇总财政监督局。二是惠农补贴资金监管常态化。全面完善财政补贴资金监管方式,保证服务监管电话、手机短信、补贴信息畅通,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小金库”治理常态化。自2009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始终坚持常态化治理“小金库”并取得显著成绩。新化县“小金库”治理工作于2009年、2011年先后被评为全省“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新化县财政监督工作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在构建和创新财政“大监督”格局的进程中,汇集了智慧,凝聚了汗水,倾注了心血,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拒腐防变、铲除腐败土壤和确保民生福祉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化县围绕“五转”给力 提升财政监督水平

998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