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农开项目结硕果
渣渡镇铁山村,数十名工匠紧张有序地忙碌,一条条高标准渠道正在延伸……禾青镇社学里村数百亩绿油油、沉甸旬的油菜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是冷水江农开项目两手抓所结下的硕果。
冷水江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一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一手抓土地治理项目。十余年来,先后实施了铎山、三尖、渣渡铁山、梓龙、梓坪等14个土地治理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347万元,建成了大片“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全面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和改造农业生态环境;一手抓农业产业化项目,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共争取立项中药材种植、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个产业化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659万元,完成总投资1575万元。
冷水江市农开办在“两手抓”的同时,积极探索两类项目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4年来,土地治理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建设高标准渠道172公里,整修山塘80口、河坝36座,改良土壤3.8万亩,整修机耕路41公里。正如御丰集农油菜合作社一位社员说的:“如果不是农业综合开发把农田改造了,这油菜种不起来,合作社也成立不了,很可能农田都会荒废。”同时,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使土地治理建设的设施得到了有效的管护和充分利用,挖掘了开发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800吨,新增加种植总值400余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852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