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五着力”促农业综合开发惠民生
近10年来,娄底财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着力,高标准规划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一、着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投入。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4.88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成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实在的投入。
二、着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全市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47万亩,加固小型水库16座,修建拦河坝150座、排灌站130座、机电井53口,衬砌渠道1933.04千米,修建小型蓄水工程710处,修建机耕道344.73千米,购置农业机械1643台(套),营造林2.48万亩,改良土壤21.37万亩。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排灌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收益率和利用率。
三、着力农业产业化促农增收。投入财政资金1.36亿元,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71个,有机融合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与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水稻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坚持市场导向作用,以经济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为中心,按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了“黑牛”、“黑猪”等品牌。
四、着力农业科学技术含量提升。大力推广以良种为龙头、效益为主导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如涟源、双峰推广的优质稻,涟源桥头河的无公害蔬菜等。同时,加强农户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年来,全市共计培训农民14.9万人次,推广科技设备456台(套),推广科技示范田(林)地13.95万亩,提升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五、着力财政农业扶持方式创新。坚持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把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同农民持续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依据严格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创新资金、项目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农开资金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