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
娄星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创造一流业绩、打造一流队伍、塑造一流形象”的目标,大力推进“乡镇财政基础管理年”活动,着力强化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推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打开新局面。
一是预算管理规范运作。今年,该区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着力完善和规范了公共乡镇财政预算。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乡镇办所属单位性质、经费来源方式、实有人数等基础信息进行仔细核查填报,确保基础信息科学合理、真实规范、详尽完整,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支出预算安排要求,统一乡镇公共预算的编制政策、编制要求和编制格式。从财力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出发,以民生政策落实和基本运转保障为重点,完善预算共编机制,全部细化到款级以下,并全面实行支出预算用款计划制度。与前一轮乡镇财政体制相比,在村级运转经费、公务费、车辆油修费等方面增加了支出,村级运转经费每村从4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乡镇所有财政资金包括村级运转资金都按计划进度通过乡财平台及时拨付到位。
二是财政支出有效控制。严格执行《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确保当年度预算的公务接待费用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削减15%;会议经费实现零增长;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削减15%,并实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管理;机关及各部门节电、节油、节水指标在上年基础上降低15%;对外出学习考察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使非生产性开支得到有效控制,增强了预算的约束力,又切实保障了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现实需要。
三是专项资金监管加强。成立了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娄星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下达到各乡镇,确定了各乡镇及相关业务股室联络员名单,并定期召开联络员碰头会议,通报情况,出台了《娄星区乡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制订了资金监管抽查巡查制,信息公示制度等。力求监管工作日常化,对所有财政性资金进行清理,分类整理,分别建立资金监管台帐,对每项资金的“收、拨、用”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推行信息通达机制,财政资金信息在相关业务股室、乡财局和财政所共享。
四是村账代管步入新轨。全区141个行政村,56个居委会。目前村级账务全部由财政代管。尤其是长青、乐坪等办事处的社区财务管理上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值得推介。
五是涉农补贴管理完善。充分利用标语、广播、公示栏和印发惠民政策宣传手册,重点宣传三农保险、惠农补贴、义务教育、农民培训等政策。乡财局包片包乡,督促各驻村专管员深入村组、农户,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了补贴面积真实、准确。按照综改的要求,认真整理好惠农补贴、校舍维修、农民培训等各项基础资料,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并将有关报表输入微机,实行微机管理,向社会公开。针对不同的补贴项目确定不同的资金发放程序,对普惠项目,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狠抓公示环节,不断增加政策落实的透明度,要求每个乡镇财政所设置宣传栏,及时公布涉农补贴项目和到位资金等信息。建立了涉农补贴备查和来信来访登记机制,加强对涉农补贴资金拨付、发放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实行专项检查和经常检查相结合。今年有39项补助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管理,并及时发放到位,到目前为止已发放资金 3500万元。
六是标准化财政所建设稳步推进。把乡镇标准化财政所建设纳入乡财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省财政厅关于财政所建设的五个“标准化”的要求,积极指导财政所“标准化”建设,从组织机构、业务工作、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改造,今年共有5个财政所申报。它们以“标准化财政所”建设为契机,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促进了乡财管理的全方位发展,各有特色,各显成效。长青构建财政人文环境,打造文化财政所;茶园坚持制度创新,打造规范财政所;乐坪健全协税护税机制,打造效能财政所;杉山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打造绩效财政所;万宝以新区为核心推进财源建设,打造发展财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