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财政注重“强筋输血”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2013年,娄底市财政从政策争取、加大投入、深入帮扶三方面着力,“强筋输血”支持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一是围绕政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围绕“两型”示范、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武陵山片区扶贫与攻坚、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等政策加大向中央、省争取力度,将全市工业项目谋划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之与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群众利益民生保障紧密结合。加强财源建设,支持加快重点企业、县域特色工业产业园、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重大项目开发储备。将“财政税收”作为重点项目质量评价体系重要内容,对争取、引进项目进行量化评价和论证遴选,确定重点项目,逐步形成重点项目储备库。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加大投入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积极帮助企业对照国家和省相关专项扶持资金计划要求申请立项,并全力做好项目申报、入选评审、批准下达等全过程的向上争取基础工作;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申报利用清洁生产地方财政委托贷款;增加市级产学研专项引导资金,市级重大项目前期经费的安排向重大产业项目倾斜,市级各类工业发展资金在2012年的基础上,每年从一般预算中新增工业发展资金500万元,以有偿支持、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的方式,用于发展新兴产业和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财政、经信部门每年研究确定重点扶持方向和项目类别,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三是深入推进 “四年帮扶行动”。自2012年该市出台《关于实施工业发展“四年倍增计划”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后,该市财政局在机关选择两名熟悉企业工作、作风素质高的同志组建帮扶工作队进驻企业,及时了解并帮助协调解决帮扶的重点企业红太阳新材料公司在加快发展、推进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3年该局帮扶工作队着眼于加强政企联系、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同时积极加大对帮扶企业的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力度,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和财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