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依托四个转型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年冷水江市的经济增长预期是9%,经济总量预期突破270个亿,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冷水江市将依托四个方面实现经济转型。
一、依托支柱产业抓转型,从拉长产业链条中培育新增长点。一是巩固提升传统工业。坚持工业主体地位,加快实现质与量的双重突破。积极推动冷钢、闪星锑业、金电、宜化等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年产3万吨减水剂生产线、年产24万吨新型绳网、华新水泥日处理1000吨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煤炭产业集团化、规范化发展,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二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抓好中广核15万千瓦风力发电、5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协调服务和 “智慧冷水江”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力争三A新材料公司技术中心晋级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再增加2-3家。
二、依托经济园区抓转型,从引进建设项目中培育新增长点。园区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承接产业的主平台。一是理顺园区体制机制。赋予经济开发区相对独立的经济审批权、行政管理权及用人自主权,实现“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加大经开区财政投入力度,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并通过财政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鼓励辖区内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项目建设。二是狠抓园区项目建设。要加快培养产业集群,积极对接长沙的汽车产业,重点抓好天宝紧固件技术升级、锦宏科技汽车零部件及塑料制品、闪星锑业碳钢、废钢、耐磨材料产业等重点项目,力争经开区成为长株潭主导产业发展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要突出抓好项目落地,重点抓好不锈钢产业园补链招商,支持冷钢和泰和金属合作生产不锈钢复合板,打造100亿不锈钢产业园,力促天宝公司2×6MW分布式光伏发电、半导体新材料研发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督促LED等光电产业园项目尽快入场建设。三是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抢抓省委省政府重视并投入30个亿支持园区发展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工业地产,突出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借鉴长沙“先生活、后生产”园区建设模式,全面完善园区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园区配套服务功能。
三、依托第三产业抓转型,从现代服务业中培育新增长点。一是对接大长沙,把城东生态城打造成我市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强化品牌理念,引进长沙优质三产品牌落户城东生态城,吸引各类大公司前来投资兴业,重点引进金融机构、饮食文化、连锁物流等项目,扎实开展旅游对接,融入湖湘大旅游圈,繁荣休闲、旅游、文化、消费市场。二是狠抓大项目,强力推动三产业做大做强。要做好锑产品交易中心、五星级酒店综合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万盛锑都广场、信和国际商业广场、影视国际等大型商住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海弘物流中心、金竹山互通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资江沿岸旅游码头、水云峰自然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建设,支持冷水江国家粮食储备库申报实施2.5万吨仓廒、牲畜定点屠宰场改扩建和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确保农商行年内成功设立。
四、依托农业现代化抓转型,从现代特色农业中培育新增长点。一是要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支持响莲实业、瑞生源生物科技、湘土情酒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蔬菜基地、竹鼠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禾青炉竹、三尖水云峰和中连麦金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三是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农民群众欢迎,不管什么形式,都要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