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财政积极应对新常态增强四大动力
受经济下行和民间融资风波影响,今年以来,娄星财政收支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财政发展新常态,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加强分析,着力增强财政内生动力。
一是争取资金,增强发展动力。围绕《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娄底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争取省加大对我区的均衡性财力补助,争取增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支农惠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争取加大对我区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力度,争取娄星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转移支付,加大对接替产业培育项目的支持力度,把上级各项财政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强化财政保障力度,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优势产业项目,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是完善机制,增强征管动力。深入开展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纳税分析,完善协控联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治税信息平台作用,通过提供的比对信息,进一步抓住重点税种、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盯住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零散税收管理。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对乡镇办事处非税收入和区直各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日常监管,确保及时入库,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加强收入调度力度,逐月落实收入任务,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
三是盘活资金,增强保障动力。通过财政存量资金的清理,对一般预算资金,社会保障再就业资金、城乡居民低保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以及其他专项资金,依据政策进行整合和统筹使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缓解财政资金调度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保工资津补贴、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
四是深化改革,增强监管动力。进一步推进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使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资金监管模块,对财政资支付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增强预算执行的约束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及有效性,特别是对授权支付占总支付的比重和公务卡支付占授权支付的比重进行有效控制。按月制定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