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财政工作呈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全力保收入增长。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该区区委政府召开会议对财税工作进行了部署,对主要经济收入指标与财金、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对将目标任务细化到人,具体到时间点,加强部门协作,督促各项税收及时入库。二是加强分析调度。成立了财政收入攻坚领导小组,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收入进度实行每日一调度。从9月开始财金、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每天集中办公,对收入进度实行日报制,把握税收的实时入库和预期情况,以高密度的调度力促增收。三是加大税收清缴。重点加大清理欠税力度,财政部门负责协调两税收入进度、跟进领导挂点欠税企业缴税进度。清缴扣缴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欠税880万元。到11月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692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7.30%,比上年同期增加4144万元,增长9.69%;财政总收入完成7267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7.52%,比上年同期增加4728万元,增长6.96%。
亮点二:优化结构保支出。区财政部门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改革、保重点”的总体要求,坚持“有保有压”,科学统筹,合理分配,各项支出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组织起草印发了《娄底市娄星区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涉农资金管理的通知》、《娄星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不断规则各项财政支出。1-11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957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7%,比上年同期增加28198万元,增长23.23%。财政总支出17001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6.73%,比上年同期增加 25349万元,增长17.52%。用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乡社区、农林水等涉及民生方面的资金总量达到109612万元,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28%。
亮点三: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推行预算公开。不断完善财政预(决)算和“三公”支出的公开制度,构建完整透明的预算管理机制,在10月31日前,该区124家区直预算单位将2014年部门决算、2014年“三公”支出决算和2015年部门预算、2015年“三公”支出预算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公示。二是继续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消费监控模块从9月份启动,目前该区已有83家单位推行公务卡。全区国库支付系统1-11月总支付6.83亿元,其中直接支付6.05亿元,占总支付比例为89%,授权支付7822万元,占总支付比例为11%,公务卡支付379万元,占授权支付比例为5%,比上个月提高1个百分点。乡镇办事处1-11月总计支出31208万元,其中直接支付24880万元,占比80%;授权支付6328万元,占比20%。三是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编制了《区本级2014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向省市报送;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区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积极推动非税收入预算由约束性向预期性转变,所有收入纳入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