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财政“四位一体”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涟源财政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导向作用,着力在园区经济、城乡发展、旅游产业、金融体系四个方面,全方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一、突破园区经济。围绕“四区”定位,支持推进标准化厂房、道路等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等配套措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增强发展活力。以特色县域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加快农业现代化,做大做强桥头河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和经开区农副产品加工产园。借助互联网+等工具,运用新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等,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支持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围绕中心城区“一路、一区、一带、一园、一体”建设和娄底融城战略,按照“一心、三轴、多点”的总体布局,抓住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契机,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引导多方资源参与,促进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致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搭建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扶贫“五大平台”,通过整合专项资金、增加年度预算安排等渠道,因村因户施策,大力改善农村道路、饮水、供水、供电、房屋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致力打造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先行区。
三、打造旅游特色。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化规划引领,加强旅游产品策划,加大景区建设力度,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深化旅游机制体制改革,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积极对外招商引资,破解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全力支持“山水围城、激情湄江、养生龙山、湘军故居”等特色旅游品牌建设,推动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筹立,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养生中心。
四、壮大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加强财政金融联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扩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加速推进农商行、长沙银行涟源支行筹建工作,确保6月份挂牌运行,壮大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行PPP模式,支持涟源应急产业园PPP示范项目和湄江旅游投资开发建设PPP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