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四措并举提升财政发展能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健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涟源市财政局将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积极谋划,精心部署,全面提升财政发展能力。
推改革,提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能力。一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应急产业发展,促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继续实施税收、贷款、公积金等组合优惠政策,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减税清费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综合与分类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相关收费基金;加快搭建全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建立财税综合信息共享机制;落实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分类指导、稳步实施市直单位财政财务体制改革。三是推进财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基础财源,壮大骨干财源,培育新兴财源,发展金融产业,全面推进财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优结构,提升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一是要盘活存量资金。对执行进度较慢的部门项目预算资金,以及未按规定及时分解下达或者闲置沉淀的转移支付资金,统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二是致力脱贫攻坚。加大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积极支持脱贫攻坚行动。三是要严格支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严控行政支出。认真执行公务接待、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不断拓宽采购渠道、规范采购行为,推进阳光政府采购。完善评审机制,规范评审流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防风险,提升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继续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拓展筹融资空间。加强财政与金融深度融合,借助资本市场扶贫的政策红利,引进和培育12家企业进入挂牌上市后备库,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促进财税收入增长。推动龙山旅游开发、城市外环线建设等PPP项目落地实施。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债务风险日常监控。开展乡镇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对市乡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规范举债行为,严控新增债务,防范和控制财政金融风险。
强监管,提升财政依法科学理财能力。一是建立财政大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相互协调机制,建立事前审查把关、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评价相结合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相结合。二是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逐步推进专项资金公开,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财政信息公开制度。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快由国库集中核算到集中支付转轨进度,推进电子支付改革,完善公务卡消费制度。四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加强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做到岗位设立到人、职能明确到人、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追究到人,确保各项财务工作规范有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