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强化绩效管理 花出资金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近年来,娄底市财政局坚持优管理、强绩效理念,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深入推进绩效评价,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切实提高资金效益,有力促进了全市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进绩效管理。
一是做好构建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的“加法”。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将绩效目标管理嵌入预算编审程序,对绩效目标实行财政审核和专家评审“双重”审核制,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继续拓展评价领域,加大项目支出、部门整体支出和财政支出政策评价力度。严格实施结果应用,对年度绩效目标评审结果予以公开通报,推动评价结果与财政支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紧密挂钩。
二是做好优化支出结构的“减法”。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集中财力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民生支出需要;加强对PPP项目的清理整顿,压减政府投资,减少财政中长期支出责任;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财政资金保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鲜明导向。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大财政暂付款回收力度,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预算支出实行限时办结制和督办制度;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对效益不高,重复建设的专项实行实质性整合,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做好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的“乘法”。转变资金使用方式,积极探索产业资金由无偿变有偿、拨款变股权、资金变基金,逐步构建政府投资基金体系。优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沟通协调机制,扎实做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灵活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在更广领域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有效提升财政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