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创新财政促发展 依法监督出效益
近年来,新化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克服财政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积极打造民生财政、绩效财政、阳光财政、法治财政、廉洁财政,着重抓好增收节支,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财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面对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该局积极应对,科学谋划,不断完善财政收入征管机制,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亿元,增长9.28%。
二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保民生、保稳定、保运转、促发展”的支出原则,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基本支出和重点支出的需要。2017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67亿元,其中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支出累计达到49.43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76.43%,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彰显了民生优先的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三是财政管理更加规范。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该局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控预算追加;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民生资金使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大力推进“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协同配合,筑牢财政资金“防火墙”;严把支付关口,严控“三公”经费;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全县政府性债务安全、可控。各环节的有效监管,切实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四是财政改革扎实推进。积极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涉农资金整合、国库集中收付、法治财政建设、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坚持以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战略部署为指导,建机制、压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加大行业扶贫、驻村帮扶与结对帮扶力度,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方面加大投入,筑牢脱贫攻坚财力保障。在全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艰难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全县脱贫攻坚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强化责任,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驻扶村的村组道路、安全饮水、电力通讯、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等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了较好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民生福祉和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抓铁有痕,正风肃纪,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新化县财政局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深入推进具有财政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财政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全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一手抓财政业务,一手抓廉政建设”工作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局主要领导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属单位负责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定期开展廉政约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督查,实现了压力逐级传导,责任逐层落实。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着重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局党组着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在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局党组成员、各支部书记讲党课,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党员思想教育,确保理论武装不落空。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两准则”、“两条例”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拓宽廉政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方式,建立财政干部学习长效机制,营造了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挺纪在前,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引导规范每个干部职工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清醒人、明白人。为切实增强财政干部的法制纪律观念和廉政风险意识,该局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坚持用科学严明的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形成务实、管用、长效的作风建设工作机制;严把重要节日、重要节点关口,早提醒、早预防,通过提醒谈话、发送提醒短信、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筑牢干部职工思想道德防线和纪律防线,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和廉政建设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