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四抓”力促财政评审提质增效
今年来,涟源财政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抓手,采取多项措施,力促财政评审提质增效。全年共完成评审项目337个,评审金额11.88亿元。
一、抓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始终按照“工作规范,制度先行”的思路,把建章立制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完善《涟源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制定《涟源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修订了评审工作规程,明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财政评审的范围,完善业务工作程序,规范了评审中心运作。同时,出台《项目结算部门评审岗位职责》《廉政制度》《过错追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责权分明、分工协作、务实高效的制度体系,为评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力的制度保障。
二、抓效率,有效利用社会力量。随着财政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投资项目大幅增长,评审力量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断拓宽工作思路,选择中介机构协作评审。对部分定制材料、特殊材料难以确定计价依据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材料询价,将中介机构询价报告作为评审参考依据,有效提升评审效率。同时,着力缩短评审时间,对项目初审、复审、征求意见、会审、出具评审报告等阶段所需工作日作出限期办结规定,此举获得项目单位的好评。
三、抓创新,提升项目送审资料质量。面对项目送审资料不全、不规范和项目单位随意反复修改导致项目评审滞后等问题,市评审中心进一步规范评审流程,创新机制,增加项目“书面退回、书面确认、书面对审”制度,提高项目送审资料质量。对有瑕疵的项目实行退回,对资料不齐全、预算内容不完整、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项目,实行问题登记,书面告知确认退回,待项目送审单位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整改到符合要求后重新立项评审。同时,对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均以书面的形式向对方单位反馈、对接、对审,并进一步完善评审全过程存档管理制度,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理顺了各主体的相应责任,有效提升评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
四、抓廉政,注重学习教育。一是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教育,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的学习,定期组织财评工作人员开展廉政纪律学习,制订《涟源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廉政制度》,要求评审中心工作人员时刻牢记《廉洁从政准则》等相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权力观。二是建立项目评审三级复核制、项目现场勘验二人同行制、项目保密制等相关制度,确保项目评审公平、公正,堵塞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坚持政策理论及专业技术学习,对疑难问题集中讨论分析,并主动向上级评审部门请教有关经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