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扎实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2019年,娄星财政以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出台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操作流程,支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办法、目标管理办法等10余个规范性文件,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与业务规范流程,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基本实现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全覆盖。年初部门预算申报要求区直100余家全额预算单位同时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设定走过场、绩效指标设置不完整的单位,一律退回重新申报,审核通过后才予安排预算。2019年,审核退回93份,区本级136家全额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完成率达到97.6%。同时,强化绩效目标刚性约束。建立了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纪委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家审核机制。
三是扎实推进多层级的预算绩效评价。不断拓宽绩效评价范围。评价面由财政专项支出向整体支出延伸,2019年选取区工信局、区总工会的整体支出进行了重点评价。进一步拓展绩效评价的深度。2019年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展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专家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六个项目主管单位和八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了专家评审及评分,对第一批美丽乡村项目资金2625万元下拨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问效,并启动了两轮事中绩效运行监控程序,根据监控结果及评分与第二批预算资金拨付挂勾。
四是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规范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建立了财政部门向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向项目单位督促整改的工作机制,针对2018-2019年完成的重点评价项目在投入、管理、产出和效益方面存在的129个问题,提出了156条整改建议,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督促整改落到实处;完善绩效信息公开制度,推动预算部门扩大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的范围。2019年,126个区直部门及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绩效评价信息,涉及金额17.22亿元,提高了社会公众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关注度。
五是不断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开展多层次的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工作,对区直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骨干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业务培训,开展了扶贫项目绩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业务培训;积极推进改革宣传。广泛利用网络等媒体宣传娄星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省、市、区等媒体发布相关报道10余篇,为预算绩效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