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财政:“三字诀”强化绩效管理联动机制
近年来,娄星区在财审联动的基础上,整合多部门的监督职能,着力提升绩效管理联动的广度、深度、力度,实现“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强化绩效管理联动机制,形成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拓展“共”字强化联动意识。在全面推进绩效管理财审联动的基础上,拓宽工作思路,推动人大、纪检、监察、发改等多部门参与协同联动,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财会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和党委巡察监督高度融合的监管联动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优势互补、坚持资源共享,优化“指标共商、信息共享、业务共学、结果共用、整改共促”工作模式,打好预算绩效管理“组合拳”,促进绩效管理见成效。
瞄准“全”字抓实联动运行。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联村建绿专项资金、涉农企业专项资金、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电子信息产业园专项债券等多个政策(项目)纳入巡察财审联动重点内容,拓展绩效管理联动监管覆盖面。将人大、纪委、财政、审计等多部门联动机制贯穿“预算决策评估、预算编制目标、预算执行监控、预算完成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着力提升预算绩效监管水平。
落实“改”字突显联动成效。强调评价问题整改,财政部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的同时,人大、巡察办、审计启动跟踪问效机制,跟进项目评价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实行问题清单管理,建立整改销号制度。强调评价结果运用,将预算评价结果、问题整改情况等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行“黑白名单”管理,相应扣减责任部门公用经费,强化部门绩效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