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实施“零基+”模式 稳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近年来,冷水江市为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和科学分配,集中财力保“三保”,从预算编制入手,积极探索“零基+”编制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零基+上限”。打破预算“基数”,优化支出结构,改变支出固化格局,基本支出严格按上级标准执行,专项支出实行上限控制,2023年部门专项在上年基础上压减20%、2024年压减10%、2025年压减10%之后,结合大事要事保障清清单,分轻重缓急安排资金,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部门专项资金从2021年的1.82亿元,压减、整合至2025年的0.64亿元,压减64.84%。
二、“零基+统筹”。取消所有副市长分管领域专项资金审批权限;对一年以上的本级资金、两年以上的上级资金进行冻结,统筹用于弥补人员经费不足,以及拨付项目尾欠款。全面落实非税收入综合预算,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资金等8项专项非税收入,全部统筹,不再单列预算。推动上级转移支付与同领域本级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本级预算安排的建设项目支出,优先使用同类用途的上级资金。
三、“零基+机制”。根据现行的上级政策和规定,对原出台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制定的制定,先后修订完善出台了财政资金追加管理办法、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兜牢“三保”底线实施意见等20余项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