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财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涟源市财政局深入贯彻零基预算改革要求,以全面破除支出基数依赖为改革突破口,构建“标准先行-资金统筹-执行严控”的预算管理闭环,全面实施五张清单动态管理,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取得实效。
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打破支出固化格局
一是打破政府预算基数。摒弃过去以上年收支为基数简单调整的方式,对全市财政收支进行全面、深入梳理,联合各相关部门重新评估各项收入可能、支出规模及其必要性。二是破除部门预算支出固化基数。全面破除部门预算以前年度支出基数,对延续性项目不再直接按上年标准或“基数+增长”“基数+负增长”安排资金,通过“一事一议”预算评审方式重新核定。2025年一般性支出压减0.44亿元,本级安排的专项经费项目数量和金额分别压减18%、20%,共压减4.1亿元。三是破除市级专项资金基数和市直部门单位安排到村(社区)资金基数。对部分市级专项资金进行了清理、整合,全面取消市直部门要求本级安排的“村级小指标”,明确规定市直部门单位不得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其他预算单位下达转移支付预算或者拨付资金。
健全标准强化统筹,夯实预算管理基础
一是健全预算编制标准体系。围绕资产配置、支出标准、预算评审等关键领域,推动预算编制标准化建设。统一制定基本民生支出、公用经费定额及差旅、会议等公务开支标准;出台《涟源市市直单位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项目建设流程,避免重复投入,促进数据共享。二是强化重点资金统筹管理。整合专项资金,2023年以来累计整合取消3.08亿元,优先保障“三保”等重点领域;规范单位资金,将单位资金由非税收、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支调整为视同财政拨款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杜绝资金体外循环,规范收支行为。三是严格预算执行监管。2025年起推进预算单位撤并改革,已精简撤并45个一级预算单位;同步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全流程监管,严格执行“预算—指标—支出”链条管理,建立支出科目负面清单,严格管控资金用途及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账户转账行为。
重点梳理五张清单,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紧扣上级决策部署和我市发展实际,结合年度预算安排,动态调整55项重点保障事项,确保财政资源精准投向关键领域。二是完善收入管理清单。全面摸排部门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及国有资源资产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和单位资金等,全部纳入预算统筹管理,增强财力统筹能力。三是推进银行账户清理清单。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撤销26个财政专户和307个单位冗余账户,规范预算单位账户设置,收回存量资金指标11亿元(含可用财力0.45亿元),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四是整合资产清查清单。依托现有资产管理系统,对部门、事业单位及国企存量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动态化、标准化资产台账,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五是形成问题整改清单。结合“小金库”清查、政府采购专项整治、财会监督及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分类梳理财政财务管理风险点,建立问题清单,推动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