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创新理财机制 提升依法理财能力
近年来,新宁县财政局在该局党委的带领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扣“旅游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发展战略,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方面创先争优,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以扎实的工作和优良的作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树立理财新观念。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按照“规范、廉洁、高效”的工作理念,在资金管理上改变“重分配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督”的传统模式,着力提高调控能力、强化跟踪管理监督,注重预算收支执行的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始终把财政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的助推器,把财政发展放到全县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既算收支账,也算经济账、社会效益账和政治账,以理财观念的创新推动财政工作。
二、创新理财机制。财政改革坚持由单一的管理经济转向管理、调控和服务经济。一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规范财政管理。通过出台科学的财税收入征管体系,财政总收入从2008年2亿元到2011年4亿元,三年实现了翻番的目标,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5.19亿元,增长26.7%以上;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制度,加强了预算对财政资金合理使用的有序性和约束力;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网银支付制度,解决了资金支付安全问题,推进了源头防治腐败工作;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全面实现了管采分离,进一步规范了采购行为,扩大了采购范围,节约了采购资金,2012年全县通过政府采购金额9426万元,节约资金1130万元,节支率达11.9 %;规范国有资产监管,完成了国有资产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二是不断完善财政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适时出台了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小城镇开发建设五个方面出台了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配矛盾与问题;成立了财政局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财政部门惠农补贴发放政策的宣传、发放协调和检查监督;同时全面实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和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确保惠民资金和补贴的准确及时拨付发放。三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建设了一个与预算单位、各专业银行联通的,集预算系统、非税收入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国农民补贴网、湖南省乡镇财税信息网为一体的财政专网,做好服务器系统日常维护,保障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财政管理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资金监管。一是健全各个环节的理财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协税护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征管部门抓收人的积极性;在可用财力的安排上要坚持公开、公正和透明原则,合理安排支出预算;在转移支付的分配上,严格按相关因素建立标准分配模型,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2012年完成审核项目104个,审核金额10552万元,审减1271万元,审减率达12%,。二是建立严格的办事程序。在预算执行、资金拨付以及预算调整等各个环节,建立严格规范的办事程序,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每一个办事环节都有章可循,按规操作。三是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积极开展了财务、专项资金、采购执法检查、会计执法检查和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不断调整财政监督重点和工作方式,健全财政监督工作机制,找准财政监督与管理创新的结合点,以改革强化管理,以监督促进改革,真正把监督贯穿到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