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学、知、行”
十年以来,全省非税系统九次评比,八次先进,创出全省之最。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坚持“学而致知,知而践行,行之有效”的三部曲,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获得全省非税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颁布十年来,光阴荏苒,硕果累累。邵阳本级市本级完成非税收入总额增长7.4倍,年均递增23.72%,为缓解邵阳市财政支出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坚持正税清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四年来减轻人民负担1.38亿元;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荣获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8次,全省水利建设基金征管、报表统计、委托稽查等单项工作先进单位10项;队伍素质明显提升,非税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惠民效果更加显著。
推陈出新,走好“学”第一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好群众路线,关键是要激起干部职工浓厚的学习兴趣。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推陈出新,扎实走好群众路线“学”第一步。
开展有奖征文,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十年来,邵阳市非税局撰写了《比照税收体制,规范与完善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在公共财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关于邵阳市矿产资源税费统征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的管理现状及思考》、《规范票据管理,构建和谐社区》等多篇文章在省局评比中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成立了书法、演讲、歌唱、读书等兴趣小组,职工的书法作品在省厅得以参展,积极参与邵阳市“中国梦,邵阳梦,我的梦知识竞赛”,各项才艺得以施展。
开展多项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六五普法”并参加邵阳市“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活动、《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邵阳市作风建设十个“严禁”的通知》、《邵阳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规定》、《邵阳市财政局服务窗口管理规定》,认真学习财政部《财政票据管理办法》、参加全省非税业务视频培训会议,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水平。
以人为本,走好“知”第二步
学而致知,知为行始。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知”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而抓好“知”的关键在人。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税干部队伍,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实行了“小车式”内部管理。“所谓的‘小车式’内部管理”,分管人事与文秘的副局长介绍道,“就是根据我们自身队伍特点以及非税工作性质,我们创造出来的‘以工作纪律、廉政建设为前轮引导,以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为后轮驱动,以创先争优为动力马达’的内部管理模式。”
为加强廉政建设,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以考勤为抓手严格工作纪律,每天严格按四次指纹考勤,做到开门办公、准点办公、高效办公,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内部建设、巩固建设成果。以此致力于打造一支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有觉悟的“四有”化非税工作队伍。近年来,内部建设效果显著,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16人中共有研究生学历干部2名,本科学历干部8名。
追求实效,走好“行”第三步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始终坚持“学而致知,知而践行,行之有效”的三部曲,步步为营,在扎实推进本职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以丰硕的财政成果见证群众路线成就。
十年来,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遵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立足经济社会现状,以挖潜增收为中心,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纳入预算、统筹安排、规范管理”五项原则,全面落实制度建设、征稽体系建设、核算体系建设、票据管理建设、内部管理建设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逐步探索并践行了具有邵阳特色的非税征管模式。
“一个比例调统筹、二张表格管预算、三项考核抓规范、四个‘任何’控减免、征稽联动堵漏洞”,分管征收的副局长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摸索出来的征稽体系建设成果。”正是这种行之有效的征稽体系,使得邵阳非税“杂粮”为地方财政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为2013年我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扎实开展群众路线,积极开展财政直接征收、全面推行POS刷卡、网上银行缴费等先进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进一步方便缴费义务人缴款,加快资金周转,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了“二个满意”——让缴款义务人满意、让执收执罚单位满意。“核算工作是非税工作的枢纽,起到启上承下的关键作用,核算工作必须做到高效率运转、高质量运行,确保待查收入为零”,分管核算的副局长说,“为实现‘二个满意’,我们不断探索,实现了‘二个及时’——及时清理保效率、及时分析保质量。”
“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真正要走好,应该走好‘学、知、行’三部曲”,邵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说,“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深入群众、身入群众、心入群众,扎实践行群众路线,实现理财为公、理财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