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四个突出”抓实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2014年,邵东县坚持“四个突出”抓实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全年共评审财政投资项目157个,较上年增加47个,增幅43%,送审金额10.32亿元,审减1.03亿元,审减率10.02%,其中预算评审项目79个,送审金额7.09 亿元,审减7010.5万元,审减率9.89%;结算评审项目78个,送审金额3.23亿元,审减额3332万元,审减率10.3%。
一、突出制度建设,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结合实际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财政性投资工程预(结)算文件整理、送审工作的通知》,对财政性投资工程预(结)算文件整理和送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修订了《邵东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实施办法》,使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二是制定《财政投资评审程序》、《评审工作流程》、《项目评审复审制度》、《项目收审、评审时间规范》、《评审中心人员岗位职责》、《档案管理办法》、《廉政制度》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建立中心内部规范的操作程序,对评审项目的确定、评审工作的流程、相关单位的职责、评审结论的批复、评审结果的使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内部管理各环节工作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二、突出评审质量,评审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是严格按程序办事,规范操作,每个评审项目必须做到资料完备、手续齐全,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二是加强项目的预算评审工作,针对高估冒算、随意增加工程造价等现象,评审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查相关资料,勘察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为执业理念,确保评审公平、公正,强化了预算控制,切实体现出财政评审为支出预算把关的效果。三是认真开展结算评审工作。评审人员严把合同审查关,认真辨别真假签证;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抽样、勘查取证,做好现场记录,并采集相应的影像资料;严把增加工程量的认定关,对各种虚报工程量和未实施的工程量坚决剔除,杜绝了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乱签证增加工程造价的行为,确保了结(决)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财政部门批复项目竣工决算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在做好事中管理、提高评审工作时效性的同时,加大复审力度,对所有评审项目严格实行复审制,加强了中介机构的评审结论审核力度,保证了评审结论的客观、公正,提高了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突出项目重点,评审范围进一步拓宽
目前,县国土、水利、公路、教育、卫生、市政、产业园、开发区、社保等部门的财政投资项目相继纳入评审范围。尤其是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结算,涉及面广,项目点分布在全县21个乡镇49个村,工程建设施工时间跨度长,对隐蔽工程量的认定难度加大,评审中心人员冒酷暑烈日,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现场勘察,反复核实工程量的多少,材料材质的好坏,是否与设计一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签证是否真实,并多次召开由相关单位参加的对审会,历时3个月,顺利完成结算评审工作。
四、突出业务培训,评审作风进一步好转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评审工作,评审中心非常注重评审人员专业后续教育和培训,采取自我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评审人员努力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战斗力。在日常工作中,评审中心非常重视评审队伍的廉政建设,结合评审工作特点,制定了廉政十不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各项廉政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评审中心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收受施工单位的红包、礼金,不得接受请吃、请玩等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一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