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财政助力国有林场改革 巧解611名国有林场职工后顾之忧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5年10月15日 11:45 【字体:

  2011年,隆回县率先在全省进行国有林场改革,从当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确保5个国有林场改革后的正常运转,并逐年增加投入,2015年县财政预算安排达到1660万元,使林场职工的待遇得到了保障,有效促进了生态发展,解除全县611名国有林场职工后顾之忧,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倍增。

  一是创新国有林场改革模式。2011年,该县在全省率先进行国有林场改革,怎么改?改革的出路在哪?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硬着头皮改。针对这此问题,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调研工作组,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7场次,走访林场职工、周边村组群众130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2100余份,征求意见140条、建议69条。改革不是减待遇,国有林场职工的待遇不能减少;改革不是解散,不能把国有林场改没了,不能让林场干部职工下岗这才是国有林场改革的难点。针对这些难题,该县提出了不砍林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不卖林场,保持国有林场的完整性;不砸饭碗,保障职工民生民利的“三不”改革思路,将县内5个国有有林场定性为为公益一类,推行“财政兜底,以事养人”的管理模式。

  二是最大限度地保障林场职工利益。通过科学测算,2011年该县5个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工资、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的资金缺口为971万元。于是,该县采取财政兜底的办法给林场预算安排了971万元,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2015年县财政预算安排达到1660万元。改革后,国有林场在岗职工每年人均增加8000余元,分流富余职工每年人均增加3600元,退休职工每年人均增加2500元。同时,该县还抓住林场危旧房改造和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机会,投资1.2亿元,在县城县城桃洪镇澄水村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修建占地面积58.4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户型面积为98平方米的林场职工安居性住房,让556户林场职工由山民变为市民,融入到幸福指数较高的城市文明之中。

  三是加大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该县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县内五个林场都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三通”,维修房屋1176平方米,新修林区公路26千米,维修林区公路58千米,新修林道31.7千米维修林道43千米,架设高压电线路7千米、低压电线路9千米、通讯线路4千米,修建防火线95千米。先后新建了望云山、九龙山、白马山林场场部,修建了白马山省级森林公园,望云山、九龙山、木瓜山林场都分别修建了新工区,林场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近年来,该县5个林场完成人工造林4.3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历年造林的补植补造2万亩、义务植树30万株、珍稀树种造林5000亩。目前,林场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更美了,既保住了一片片碧水青山,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林场旅游观光。


隆回县财政助力国有林场改革 巧解611名国有林场职工后顾之忧

997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