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打造“三位一体”信息化平台 确保惠农补贴安全发放
自2005年以来,邵阳县惠农资金的发放,从2005年的15255717元到2014年的225231734元,平均每年增长45.1%,累计发放惠农资金1163795173元。今年,在省、市、县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乡镇财政管理局信息化中心按照省厅乡镇财政管理处的要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完善惠农补贴发放上,积极推行“三位一体”信息化平台(三位指财银数据交换系统,建立业务部门接口,安装触摸屏系统,即银行位、部门位、公众位),确保惠农资金高效、快捷、安全发放。
一、以银行为平台,核准基础数据(银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简称社保IC卡)是通过人社部开发的,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在社保IC卡中加载了民政优抚抚恤、五保供养、城乡低保、自然灾害救助、残疾救助、农村危房改造、医保就医结算、保费代缴、扶贫、移民、老龄、惠农、金融等服务内容。我县作为全省的先行试点单位,邵阳县财政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于11月底系统已启用社保IC卡,惠农资金的发放准确率可达100%。
二、以财政为核心,搞好部门对接(部门位)。邵阳县涉及惠农资金的业务部门19个,现已全部安装财政补贴接口。部门对接前,惠农资金发放程序为:业务部门提供补贴发放信息和数据交财政局业务股室,由乡镇财政所录入,乡镇财政管理局信息中心审核后,将发放数据和支票交代发银行,银行发放完成后,将发放结果交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信息中心;部门对接后,由19个业务部门自行录入本单位的数据,乡镇财政管理局信息中心审核后,直接点击发放,系统自动返回发放结果。真正做到了简洁性、高效性和及时性。
三、以触摸屏为载体,满足农户需求(公众位)。为使补贴发放更加公开透明,方便群众查询补贴数据,邵阳县在21个乡镇的代发银行安装了补贴查询触摸屏,农户只要将二代身份证贴在触摸屏上或输入本人补贴存折账号,系统即自动显示当年该农户已经发放的补贴数据,农户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查询历年补贴数据和财政部门政策公示,并可以将查询数据打印带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在每次补贴发放完成后,通过县财政公众信息网和乡村政务公开栏全面公示补贴发放明细数据,大大增强了补贴发放的透明度,确保了群众对补贴发放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以制度为准绳,严格资金监管。按照财政部门资金业务管理权限,建立业务部门录入,财政业务股室初审,乡镇财政管理局信息中心复审,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审核发放的一整套监管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责,业务部门负责采集、录入补贴基础信息和发放数据,财政业务股室审核业务部门录入数据是否与申报数据一致,初审通过交乡镇财政管理局信息中心复审,复审通过后交国库支付中心终审,国库支付中心审核补贴系统登记数据是否与申报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指标一致,审核通过后,由信息中心点击发放,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各补贴对象社保IC卡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