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财政局突出“四个抓手”推进扶贫攻坚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该局的对口扶贫联点村---廉桥镇清建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处邵东县东北边陲,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24亩,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村级经济发展。全村195户,总人口8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470人。为早日帮助该村摘掉贫困帽子,该局高度重视村级党建工作,着力通过发挥村支两委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加强精准扶贫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德源担任组长的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具体落实。多次组织扶贫工作组深入清建村开展走访调查,指导村级党建工作,安排部署扶贫攻坚工作。配齐配优村级领导班子。2013年,该村通过换届选举,选出了得力的领导班子,由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十分突出的两位同志分别担任村支书和村主任,村级组织建设和脱贫致富工作从此有了“主心骨”和“带头人”。强化党建基础工作。新的村支两委成立后,在县财政局帮扶小组的全程参与下,过去涣散的村级组织得到全面整顿,存在的问题得到全面整改。期间,扶贫工作组多次组织共产党员集体学习党章,多次组织集体上党课,并深入开展“七一”慰问困难党员、义务综治卫生巡查等活动。村支部严格按照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议和党小组会议,每季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两学一做”各项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突出成效。完善支部基础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对该村村部进行了全面修缮,购置增添了一批新的办公桌椅和办公设备,村活动中心粉刷一新,村部党建资料、村务公开资料全部规范上墙,村级党建资料更加系统和完善,得到上级领导和检查组高度评价。
二、明确目标,分解责任,全面落实帮扶举措
严格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各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都紧扣脱贫目标,分开制定,分步实施,逐年推进。按照到2017年底,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得到解决这一工作目标,财政局扶贫工作组结合该村实际,研究制定并积极实施维修一条渠道、新修两条公路、清淤三口水塘等“六项扶贫措施”,并作为2016年度奋斗目标予以全面推进。不断丰富帮扶手段。扶贫工作组通过摸底调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多项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包括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相关惠农政策信息,帮助解决一定的生产发展资金,积极协助贫困户联系解决扶贫贷款等,得到帮扶贫困户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全面落实结对帮扶。扶贫工作组先后多次深入清建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建立起了结对帮扶工作花名册,帮助解决了周细盛等贫困家庭学生的因贫辍学问题。同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身体状况、劳动力数量、学历水平、个人特长、脱贫想法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每户贫困户的专属脱贫策略,大力推行“一户一个策略,一人一个办法”的精准扶贫模式,并一一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产业、脱贫年度和帮扶举措,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引进企业对口支持。扶贫工作组主动联系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昌盛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该公司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宝庆佬”等自身品牌优势,优先保障蛋鸡种苗供应,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优价上门收购产品,有效解决周端成等已申报生猪、蛋鸡养殖的37户贫困户居住地分散、种养规模小、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公司+农户”模式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方面的成本优势和组织优势。
三、突出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在确定扶贫项目时,扶贫工作组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收集汇总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清建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5万元,新修了长1050米、宽2.5米的清文公路;先后修通并硬化了清茶、清彭、清唐通组公路,解决了村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60多万元,铺设管道近4000米,从三公里外的水江水库引来自来水,覆盖全村195户,受益900余人,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题。投入100余万元,改造加固了三口大型水塘,从龙潭观音岩筑渠1800余米,解决了村内水田的灌溉问题,清建村靠天吃饭成为历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组针对清建村地表土层薄、土壤蓄水蓄肥能力差、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在地势低洼地带推广脆冠梨、黄花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在山地高坡推广芍药、射干、玉竹等中药材种植。其中种植脆冠梨200余亩、16000株,2016年已实现挂果10余吨;种植玄参、尾参、黄花等中药材和经济作物80余亩,部分作物已实现投产。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为建设美丽、清洁、环保乡村,扶贫工作组在县扶贫办、能源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60余万元,为10户特困户集中联建了一个总功率50千瓦的光伏发电基地,并在村活动中心楼顶为村集体建立了总功率为1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成为全县光伏扶贫示范村。
四、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着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扶贫工作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清建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大力推进并积极完善清建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落后面貌,有效促进了该村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发展脆冠梨、芍药、射干、玉竹等中药材和经济作物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加6000元承包款收入。通过发展村集体光伏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发电综合收入8500元左右。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蛋鸡、生猪养殖,预计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积极开展生产帮扶。扶贫工作组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通过多方面筹措资金,积极为贫苦户解决生产资料帮扶资金,标准为每户每年生产帮扶资金500元,当年脱贫的贫困户每人扶助资金400元,切实解决贫困户无力购买农业生产资料难题。扎实推进危房改造。深入实施清建村土坯房等危房改造工程,对58户纳入农村贫困农户D级或无房户改造范围的危房全面实施危房改造,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截止到2016年7月底,已为2户无房户新修好住房,在建31户,其余25户危房改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建中。对5户五保户和43户低保户、共计68人的危房改造和脱贫计划采取财政兜底的原则,纳入统建范围,确保按时完成脱贫目标。有序落实脱贫计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步实施、全面落实的原则,在各级各部门和财政局扶贫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清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470人,2014年实现脱贫20户、96人,2015年脱贫17户、68人,2016年计划脱贫42户、215人,2017年对余下的28户、75人全部实现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