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近年来,邵阳市财政局从收入管理、预算管理、投融资体制管理、资金管理四个方面,有序推进各项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收入管理更加完善。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做好税收收入预警分析,科学预测财政收入。充分发挥综合治税信息平台的作用,为预算执行分析提供信息支撑。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彻底取消过去按比例返回的方式。加大财政直接征收力度,1-11月,市本级直接征收非税收入19.9亿元,占非税收入征收总量的86.7%。启动非税收入缴库电子化改革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提高非税收入征缴效率。
二是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实行,健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政府购买服务纳入2017年度预算。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公开的内容,在市财政局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公开上级补助资金、市级一般性转移资金、市级专项资金、重大惠民专项资金,大大提高了预算透明度。对县市区预算公开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完善全市财政预决算公开机制。
三是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大力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搭建全市PPP项目平台数据库,56个项目入选,总投资额811亿元。出台了全省第一部PPP咨询机构管理办法,上线全省第一个PPP专栏网站,构建了全省第一个PPP评审专家库。累计申报省级示范项目12个、部级示范项目2个。全年落地项目5个,总投资50.3亿元,实现社会融资近30亿元。制定《邵阳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规范管理,严控新增债务。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做好政府性债务置换工作。
四是资金管理更加严格。市本级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财政业务参与方交互电子凭证数据的全流程管理。全面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构建覆盖全市的财政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出台了《邵阳市工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邵阳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等13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规范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对2016年预算安排的所有财政专项资金和70个项目资金实施绩效目标管理。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处理超标公务用车,全市公务用车节支率为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