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砥砺奋进 开启星级财政所创建新征程
创建没有终点,创建贵在坚持。洞口县竹市镇财政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荣获“全省家电下乡先进财政所”、“省级标准化财政所”、“全省财政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然而该所前进的脚步从未因此停歇,始终把荣誉作为推动财政各项工作的新动力,将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推进,向更高层次看齐,不断迈上新台阶。
突出节俭建设,美化办公环境。2017年全省吹响了创建乡镇星级财政所的号角,该所一马当先,获得了全省首批创建星级财政所的资格。随即,该所着手编制创建蓝图和创建方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一切从节俭出发,变更新设备为维修能用,促进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以最小的投入满足了现代化办公的需要,切实做到了物尽其用。一楼综合便民服务大厅专设财政窗口,摆放了宣传册、意见簿,真正实现了集中办公“一站式”、贴心服务“一条龙”、各项补贴发放“一折通”,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楼办公区,合理配置各种设备,物尽其用,文件归档整理,物品摆放整齐。三楼建立了自动化的档案室,档案得到了安全有序的保管。四楼住宿区实行宿办分离式办公,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为高水平的自动化办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艰辛创新思路,改革成果见效。深化乡镇部门预算改革,遵循“两上两下”编制规程,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的管理办法,对部门进行分类分档确定支出定额,对财政供养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提升了预算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2012年7月洞口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该所严格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把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实现收入一个笼头,支出一个漏斗,解决了财政资金运行不透明、资金使用缺乏监督、收支运行效率低下以及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政府资金分散管理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16年6月6日全市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暨财政收入形势分析会在洞口县召开时,与会同志考察了竹市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让无数次前来观摩学习者频频颔首称赞,频频摁下相机快门。
强化资金监管,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该镇立足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建设,规范财政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定了相关信息采集制度,补贴大户筛选、比对、审核和现场确认制度等,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并对惠农补贴发放做到了事前、事中公开和事后公示,将所有补贴资金实行“一站式”服务,做好惠农补贴对象的申报、认定和审核工作,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投诉举报箱,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对“一事一议”项目,实行“一村一档案”、“一村一账本”的管理方式,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分账核算;对补助对象实行动态化管理,形成监管记录,做到“资金监管无缝隙”。该镇全年涉农补贴发放项目达70个,发放资金近4000万元,涉及补贴对象2.3万多户,加起来全年总共发放80个批次、30多万人次,在如此繁重的任务面前,他们凭着细致扎实的工作,实现了无一差错,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
规范村账管理,积极稳妥推进。自去年7月份财政所接管“村帐镇代管”会计核算业务以来,先后出台了《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和《竹市镇村级财务管理审批细则》,印制了《竹市镇村级组织报账粘存卡》、《村级专项资金拨付审批表》、《竹市镇村级账务衔接资金拨付表》、《村干部工资审批表和村干部办公经费包干审批表》等,使村级帐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今年6月将58个村(社区)合并为34个村(社区)后,顺利完成了并账中的平稳设立合并,平稳交接过渡,各项工作照常运转。通过对村级财务记账、算账、结账、报表编制等工作实现全程电算化,有利于及时掌握所辖村的财务状况,从而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实现了制度管人、规范管事、科技管账,“村帐镇代管”实施“一建立两取消三监督四统一”,全镇村级财务彻底扭转了过去不规范的局面。
完善机构设置,落实规章制度。目前,该所现有财政人员5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3人,都具有省财政厅统一颁发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上岗,年龄结构合理,新老搭配得当,设立所长、副所长兼村账镇代管会计、预算会计兼档案管理员、信息员兼出纳、资金监管员兼票证管理员等5个基本岗位,确保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人做,件件有落实,项项出成绩。健全完善了财政所工作岗位职责12项、业务管理制度7项、内部管理制度8项、基础工作制度9项,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简化办事流程,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更直接、明确的指引,诚心诚意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