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三有三定三结合”推进产业扶贫
全县确定了楠竹、油茶、青钱柳、光伏发电、养猪、绞股蓝、蔬菜、杂交水稻制种和油菜九大重点扶贫产业;设立了每年1亿元左右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出台了发展青钱柳、油茶、东山花猪、步步高扶贫产业基地、杂交水稻制种、楠竹等6个产业促进脱贫致富的指导政策。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该县坚持生产布局到村、产品规划到村、资金安排到村,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找到一个以上产业致富门路,动员每个贫困户加入扶贫产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村实现一个重点扶贫产业、一个扶贫产业专业合作社、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一批产业基地,每个产业做到一个规划引、一套班子抓、一套政策扶、一个龙头企业带、一套支持体系帮。
该县还实行乡村自主发展的扶贫产业和全县统筹规划的重点扶贫产业相结合,分类制定县、乡、村三级扶贫产业目录;实行长线项目和短线项目相结合,切实解决产业升级、风险防范、市场对接、物流顺畅等问题;坚持大企业、大基地与小规模、小集中相结合,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链扶贫,依托能人带动。该县枫木团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由产业带头人牵头组建,采取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合作社统一提供仔猪、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防疫、统一销售,农户分户饲养,带动80多户贫困户发展东山花猪1000多头。
现该县已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2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40家。2017年,该县通过产业能人和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口42492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73%。全县新发展青钱柳1.86万亩、油茶1.1万亩、蔬菜3.5万亩、油菜3.98万亩、黔邵花猪1.6万头,建立步步高扶贫产业基地5000亩,完成南竹低改3万亩;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9.7万亩,直接让4140户贫困户受益。截至去年底,该县9169户34771人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