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四措并举力促教育扶贫
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经过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一个多月来的调查摸底,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
一是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重大工程项目。积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截至目前,基本实现一个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8年该县共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3558万元,改造项目涉及85所学校,改造面积18000平方米,受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4327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656人。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计划。2018年该县共投入财政教育建设资金1.5亿元,统筹银行贷款资金,全力推进思源实验学校、解放小学、藕塘小学、焦家垅小学等城区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项目及回龙中学整体搬迁等乡镇义务教育化解大班额项目建设。截至2019年春季开学初,全县小学一年级新生全部控制在班均45人以内,七年级新生控制在班均55人以内,其余年级学生班均不超过65人。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2018年投入589万元,新建学生宿舍1100平方米,运动场及附属工程1400平方米,受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06人。改造中职学校办学条件。2018年投入201万元,实现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面积1200平方米,购置实习实训设备3300套,受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20人。
二是规范完善精准到人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等贫困户子女在校学生按幼儿园、小学500元/期、初中625元/期、高中1500元/期、中职1000元/期发放生活补助;对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生按“一科一辅”免教辅材料费;对建档立卡等贫困户子女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按省示范学校1000元/期、其他普通高中按800元/期免学杂费,中职阶段按1200元/期免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等诸多扶贫“红利”;同时还力邀社会力量对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2018年该县共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5061.85万元,其中县财政本级安排资金2415.5万元,保障全县所有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三是强化资金监管,提高使用绩效。依托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管,通过“一卡通”信息化发放和专项检查,指导部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杜绝教育扶贫资金审批、分配等环节的违纪问题。
四是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教育督导迎省检为契机,从重大教育扶贫项目建设、学生资助、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入手,制定时间表,划好路线图,增加财政经费投入,规范资金管理,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加强教育扶贫保障力度,力促打赢全县教育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