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严把六关确保财政投资评审高质高效
近年来,邵东县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 财政投资评审执业理念,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把好项目入口、标准、现场等六大关口,不断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18年全年共评审财政投资项目411个,送审金额24.19亿元,审减金额3亿元,审减率12.3%。2019年1-3月共评审财政投资项目58个,送审金额5.7亿元,审减金额0.47亿元,审减率8.2%。
严把入口关。严格执行建设单位送审制度,认真做好资料登记和确认手续,坚决杜绝施工单位送审现象。严格实行送审资料详细清单一次性告知制,确保审查项目资料真实性、完整性。
严把标准关。坚持以国家或行业计量、计价、计费定额标准为准绳,深入市场了解价格行情,坚持货比三家,力求定价科学、规范、合理。对绿化苗木、管材等常用材料价格,依据造价部门发布的综合预算价和信息发布价,进行仔细调查核实,做到慎之又慎。
严把现场关。对部分预算项目和所有的决算项目,坚持现场勘查,并严格要求业主方、设计方、预算方、施工方(限决算评审项目)、监理方(限决算评审项目)同时参与,认真核实相关数据以后,经四方共同签字认可,作为投资评审第一手资料。
严把复核关。对每一个项目要求初评、一级复核、二级复核,并将每次复核情况记录在案,作为中介机构以及注册造价师的业绩考核依据,最大限度防止漏评、错评,坚决杜绝“人情评”、“关系评”,切实提高投资评审工作准确度。
严把对审关。召开建设方、设计方、预算方(限预算评审)、施工方(限决算评审项目)、监理方(限结算评审项目)、评审人员对审会议,严格遵守严标准、重事实、摆依据三大准则,形成正式结论,出具正式评审报告,由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签,形成一整套对审流程,保证评审阳光、公开、透明,实现了零反复和零投诉。
严把时效关。根据政策规定评审时间,结合评审工作实际,制订并执行《项目收审、评审时间规范》。积极服务县重点建设项目和抢险应急项目需要,加班加点抢抓工作进度,紧跟工作进程,全力确保项目整体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