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财政:提质增效 优先保障基础教育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1年04月13日 14:40 【字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邵阳市财政部门立足职责职能,坚持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健全经费增长保障机制、推进重大政策落地生效、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引导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保障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经费增长保障机制。

严格贯彻落实湖南省《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校全覆盖的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和学生资助体系。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基础教育投入达到“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即: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8—2020年全市基础教育支出73.15亿元、84.10亿元、91.36亿元,同比增长13.80%、14.96%、8.63%,三年中基础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比重均在82%以上。2020年全市共资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46.92万人次,资助金额约2.53亿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推进重大政策落地生效。

积极支持普及学前教育。2020年全市新增4.95万个幼儿园学位,全市财政按照每生每年500元标准,足额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

着力保障化解“大班额”工作。2018年—2020年,全市财政共安排资金31.12亿元,累计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7316个、超大班额4033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占比降至1.64%,超大班额全部清零。

大力推进芙蓉学校建设。全市财政投入资金11.55亿元,支持在2021年7月前建成芙蓉学校16所。

支持教育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及时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累计投入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资金0.99亿元,保障各级各类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全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3.61亿元,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随当地公务员同步调整的联动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

实施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对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根据中小学校所处位置边远程度,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的人才津贴,其他县市区不低于300元、150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标准。

发放津贴补贴。落实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

持续加强绩效管理,引导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支持调整优化学校布局。贯彻落实《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着力支持“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以及城镇小区配置学校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城镇地区以治理回收现有城镇小区配套园为主,市县要将芙蓉学校建设与化解大班额结合起来。

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财政审计联动制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做好城乡义务教育资金分配下达工作。

“十四五”时期,邵阳市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个中心”(建成和巩固湘中湘西南教育中心)、实现“两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市财政部门将积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筹好资金,竭力服务用好资金,依法依规管好资金,助力实现“十四五”教育发展目标。


邵阳市财政:提质增效 优先保障基础教育发展

1646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