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借力财政杠杆撬动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湘乡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用足用活财政支农政策,争取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并整合涉农资金28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突出主导产业。根据全市农业发展布局及规划,湘乡市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了西北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辖金薮乡、翻江镇和壶天镇等3个乡镇,共12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万亩。凯歌米业有限公司和华龙米业集团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园区粮食收购、加工和销售提供全方位服务。园区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商品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目前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装备完善,道路通畅,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100%。同时与湘乡市达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65%以上。园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聚集。
三是推广先进技术。建立了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管理制度。推广湘早籼45号、中早39、湘晚籼17号、金穗128等高档优质稻。支持湖南良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繁殖湘晚籼17号、湘晚籼13号高档优质稻良种。在园区开展水稻集中育秧、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制定了生产技术规程,按照生产技术规程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标准化技术覆盖达95%以上。
四是优化生态环境。广泛运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机、无机结合,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推行物理防治,采用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禁限用农药。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农业生产与生态坏境协调发展,各项生态坏境指标达到标准。
五是保障优质安全。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产品通过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立了产品检测制度,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园区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委托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监督抽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
六是创新经营机制。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开展集中育秧统一品种,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购药,制定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标准,委托检测机构统一检测,与凯歌米业有限公司合作统一标识及销售。
据了解,湘乡市借力财政杠杆,撬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集约化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了就业机会。2014年产业园区新增优质稻谷6300吨,按每吨优质稻谷收购价3820元计算,为农民新增收入2406.6万元,增加农民就业1000人,累计增收节支3306.6万元。2015年新增优质稻谷3300吨,按每吨优质稻谷收购价3820元计算,为农民新增收入1260.6万元,增加农民就业500人,累计增收节支230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