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中央资金注入!湘潭老工业基地数字化转型启新程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2025年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湘潭市成功入围,将获得中央财政1亿元资金支持。这是我市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征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全国同类城市探索转型路径树立了标杆。
一、精心组织,精准对接,筑牢申报“硬支撑”自试点申报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部门迅速组建申报工作专班,坚持“市级统筹、部门协同、第三方支撑”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工作专班聘请专业机构组建联合申报组,制定了涵盖“服务商遴选—企业征集—方案编制—评审答辩”的全流程任务清单,先后组织多轮部署推进会、政策解读培训会,确保申报工作精准高效。特别是在企业和服务商储备上狠下功夫,首批遴选46家涵盖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同时精准征集550家试点意向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占比达97%,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37%。湘钢金属、吉利汽车等产业龙头企业率先响应,有效形成了“龙头引领、中小企业跟进”的申报格局,为成功入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聚焦特色,精准施策,明晰转型“路线图”我市试点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锚定先进钢铁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电机电控电传动四大核心产业,量身定制“一行业一策”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后,我市将立即配套出台《湘潭市支持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的若干政策》,着力构建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政策环境。该政策将统筹整合产业数字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等现有政策资源,加快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揽子”配套措施,确保国家、省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湘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具有湘潭辨识度的转型模式。
三、亿元赋能,链式协同,打造转型“新样板”中央财政1亿元资金将重点投向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商结对匹配、转型项目实施等六大关键领域。湘潭市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确保中央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形成“1+1>2”的叠加效应,着力打造“财政赋能”支持老工业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全国先行样板。项目实施周期内,湘潭市将聚焦“老工业城市转型样板”目标,重点探索“链式”转型模式,即通过供应链赋能与平台赋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转型。湘钢集团将联合50家上下游企业共建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矿石采购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数据贯通与协同。
下一步,湘潭市将始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精准滴灌,成为撬动企业转型的坚实支点。力争通过2年试点期,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以上占比达到90%以上,真正把湘潭打造成财政资金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的示范标杆。湘潭市将以此次成功入选国家试点城市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各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