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财力办大事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07年01月06日 09:02
【字体: 大 中 小】
湖南省保靖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05年,县级财政总收入1.13亿,同期支出为2.85亿,收不抵支,支出缺口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当前我国县乡财政普遍吃紧,一方面每年为了两个“确保”,财政局长就忙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现有财力资源普遍存在管理分散、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等问题。如何走出当前困境?需要及时转变理念,理顺理财思路,整合财政资源,更好地发挥财政资源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
结合保靖县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将财政资金“撒胡椒面”方式变为集中使用,按“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相互整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实行财政资金报账制;同时坚持统筹规划、集中财力、优化结构,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整合财政资源办大事
1、整合财政支农等专项资金。在保持使用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以规划和项目为平台,统筹规划,对本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发展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涉农部门专项资金、田土整治资金等专项资金中进行项目和资金整合。整合上级专项资金补助,逐步实行专项拨款的直接支付,集中投入加快发挥效益,切实帮助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2、整合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一是从县直乡直机关入手,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实行集中办公,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财力管理上挖掘潜力,用“看不见的钱做看得见的事”,以此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集中有限财力;一是整合行政服务资源,通过财力整合打造一个适应县乡经济发展的高效服务型政府,实行一站式办公的行政审批制度,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纳入行政审批中心,集中审批,统一收费,方便群众,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整合闲置资产。通过对土地闲置资产的置换和出让,收取出让金,建筑营业税和契税。 3、整合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针对土地资源整合,成立县土地收储中心,将所有开发建设用地全部收储并进行集中管理。 4、整合政府债权。对历史形成的债权,进行清查核实,摸清家底,进行清收。同时对个人所欠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款项进行清查、公示,限期偿还,对企业所欠政府债务,在企业破产、土地评估出售时,所得收益除执行法定清偿顺序外,优先偿还政府债务。 5、整合国有资产。县、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闲置、办公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比比皆是,管理和运行费用逐年增加,资源浪费严重。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按照“全面核对、突出重点、统一标准、实地核查、拍照存档”的要求,加强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整合利用,要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考虑被撤乡镇政府驻地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发挥好效益。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和使用权转让实行公开竞标和挂牌拍卖,增加国有资产收益。 6、整合非税收入。把所有的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管理,打破非税收入部门所有的分配格局,将非税收入全额纳入政府预算,统筹管理预算内外财力,增加政府可支配贝才力。对构成地方政府财力主要来源的资源性非税收入项目,应纳入财政直接征收范围。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具体思路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逐步转移到满足政府履行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上来,突出财政公共性特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财力办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大事,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建设,保障社会稳定和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加大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做到“集中建设项目、集中资金投入”,统一项目实施,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应。
1、立足工业发展。按照工业强县的总体方针,对符合建立工业园区的地方,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集中财力搞好重点财源项目,实现“三个推动”:一是推动项目向骨干企业倾斜。帮助骨干企业争取财政贴息、龙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源建设等项目资金,扶持引导骨干企业对闲置资产开展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创税能力。二是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调动每个乡镇、部门的积极性,打破地域限制,按照产业布局,集中到某个小区,整合土地这个最具吸引力的招商资本,在重点区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工商业小区,吸引客商到园区投资,鼓励企业向园区转移。三是推动具有本土优势的产业发展。四是着眼于发展整合财力,利用我县陶瓷、磷矿等矿产资源,建立起陶瓷工业园等产业园区,使保靖县分散的陶瓷企业入驻工业园,发挥企业的集群效应。 2、着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大量的资金投入,立足保靖县“十一五”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逐步实现将可捆绑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投入渠道,加大投入新农村示范村、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村人居环境等五大项建设。实施过程中,应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对农业产业化,要用工业的理念进行谋划;对农村基础设施,以水土保持、流域治理、整村推进、道路建设,以及水利、电力、通讯等项目为重点,向重点村、重点乡镇集中。 3、乡镇基础设施。着力实施好乡镇的农贸市场建设、街区整修等工程,提升建设质量,进一步完善城镇整体服务功能。乡镇土地利用上,要坚持“富规划、穷开发”。“富规划”就是着眼长远,力求设计优、功能全、配套齐、标准高、综合效益好; “穷开发”就是树立经营理念,市场运作,借助外力,争取财政少花钱,多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