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泽惠10万民众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2年07月20日 10:46 【字体:

  近年来,古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坚持“村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直接受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的原则,科学制定项目规划,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打造成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德政工程。

  据统计,该县自2009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截止目前,共投入资金3264.6万元,实施项目162个,其中:完成村道硬化项目92个,硬化道路里程150千米;完成通组公路项目35个,里程214.7千米;完成人饮工程项目28个,修建大小水池34个,铺设引水管42千米;完成农田水利设施项目5个,改造病险水库1座,修建灌溉水渠11.1千米;完成人行桥项目2个。村民筹劳75740个,项目覆盖全县12个乡镇的105个行政村,有效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饮水难、农业生产条件差等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近10万农村各族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为确保项目稳步推进,该县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县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以上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正常开展。制定出台了《古丈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部门配合、分工明确、责任具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报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及成效,大力营造工作氛围,充分地调动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共张贴标语1100多份,悬挂横幅45条,组织山歌比赛10场,印发资料1500多份,设立标示牌162个,在S229公路沿线古丈境内设立公益广告牌6个。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已深入农村,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完善议事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严格“村申请、乡镇初审、县审核拨付、社会公示”的程序,试点村成立了由村民代表参加的项目理事会,对财政奖补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全面公开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将村民筹劳、资金、物资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村民和社会的监督。县、乡两级的财政、减负部门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项目建设投入。县财政配套及整合资金1928.6万元,投入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将财政奖补资金与发改、开发、交通、水利、国土、林业、农业、移民等部门的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建成了一批覆盖面广、受益面大、投入多的民生项目。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实效。县财政设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政策性专户,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专款专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承建人持有效完整的报帐资料与合法合规的票据到县综改办报帐结算,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截留、套取财政奖补资金,确保财政奖补资金投在明处、用在实处。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在项目施工中,交通、水利等部门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把关工程质量;村民监督小组负责对施工进行全程监管;项目完工后,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由承建单位提交书面验收申请,村民监督小组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乡镇验收,最后报县综改办组织交通、水利等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同时,建立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管护机制,对已建成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克服重建设、使用,轻管护的思想,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养护责任主体,落实养护管理职责,多渠道筹集养护经费,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促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深入开展。


古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泽惠10万民众

998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