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成为龙山农民增收致富引擎
秋冬时节,走进华塘街道乡村,映入眼帘的是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绵延成片,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近期,龙山县财政局、农委对华塘街道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等系列措施,努力打造棚栽蔬菜的规模效应,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撑起了一片蓝天。
华塘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在抓好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把蔬菜产业作为改善民生、富民兴民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华塘街道蔬菜播种面积达7848亩,预计可以实现蔬菜销售8000余吨,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
一是 注重“两个先行”。(一)规划指导先行。为扎实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华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出台了蔬菜产业发展意见。通过选择不同的地点、品种、季节进行试验示范。对一些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蔬菜专业村进行了“一村一品一特”规划。(二)宣传引导先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采取集中培训、下乡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标语以及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蔬菜种植、蔬菜销售、新建大棚等优惠政策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惠农政策的实施范围、条件和标准,确保惠农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 实施“两个带动”。首先是大户带动。采取“建设种植基地、培育种植大户”的方式,积极带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华塘街道共培育大户30家,带动500余户菜农。其次是基地带动。街道各相关部门围绕蔬菜基地促农增收,帮助农民做大做强商品蔬菜产业,培育和发展蔬菜种植大户。华塘街道坚持走“支部+农户+基地”的模式,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种菜积极性。
三是 强化“四项保障”。(一)组织保障。严格实行蔬菜产业发展“五定”目标管理,即定领导、定责任、定规划、定效益、定时间,强化目标考核。(二)资金保障。明确补贴标准,严格资金兑付。对新增蔬菜基地面积,每亩补助蔬菜种子款80元;新建大棚每亩补助1000元,还提供财政贴息贷款。(三)监督保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由财政、农业等部门针对各级公示审核情况,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部分村分别进行抽查,实地核查清册和公示情况,并形成相应的核查记录和报告。还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四)科技保障。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包村、包大户指导服务,推行优质品种到农户、技术培训到基地、生产服务到地块“三到位”措施,以支部为单位,组织蔬菜技术人员及时到基地村、组进行育苗技术培训和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2场次、菜农3500余人次,利用科技下乡等形式,印发蔬菜种植技术资料8000多份。
蔬菜产业正在华塘街道稳步推进,美好的蓝图已经铺展,一系列扶持蔬菜种植政策相继制定出台和实施。我坚信“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户户达小康”的目标愈来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