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2013年财政工作突出五项重点
一、培植财源,强化征管,力求做大做强财政蛋糕。
一是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增强财政增收后劲。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叠加的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战略对接,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增加有效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向省级财政部门汇报衔接,努力争取省里将凤凰县列为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二是积极培植壮大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深入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一业带三化”战略方针,积极落实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运用资金配套、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政策导向,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拓宽财源基础,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凤凰特色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确保基础财源不断巩固、支柱财源不断壮大、新兴财源不断跟进。
三是加大收入征管力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进一步强化收入组织理念,加强财税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建立健全党政协调、财政牵头、税务为主、部门配合的征管机制,构筑齐抓共管的征收格局,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定期分析经济发展和税源变化情况,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坚持勤征细管,夯实财税征管基础,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优化结构,突出民生,着力构建财政惠民新体系。
一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保障机制,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严格执行年初财政预算,严控追加事项,切实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二是全力支持教科文卫事业发展。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公共文化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关注三农,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涉农补贴政策,切实加强补贴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农民,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小农水建设支持力度,支持病险水库治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加强农村水、电、路、房、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继续安排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具有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切实抓住机遇,狠抓落实,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与素质教育培训,全力推进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并逐步提高村干部误工补贴标准,实施乡镇机关办公场所改扩建,努力改善基层关办公条件;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巩固农业农村良好发展态势。
四、深化改革,加强监督,不断提升科学理财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扩大实施部门预算单位范畴;稳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充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资金缴拨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继续扩大公务卡支付结算范围,延伸国库集中支付链;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细化支出预算,保证资金拨付及时到位。
三是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进程。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财政理财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进预算执行管理电子化,加快实现财政部门内部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与预算单位业务网络化管理,全面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四是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监督机制建设;开展重点项目财政专项检查,确保重大财税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健全财政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内部监督和日常监督的力度,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财政内部运行机制。
五、完善自身,提升素质,大力推进服务型财政建设。
一是加强财政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重视财政人才培养,不断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完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实现财政干部知识结构由“窄浅型”向“广深型”转变,业务能力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理财水平和管理才能。
二是加强财政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引导财政干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树立良好的财政形象,密切干群关系;认真履行财政服务承诺,简化办事程序,推进服务提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财政服务。
三是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为民理财、廉洁理财的职业操守,健全各项廉洁从政纪律;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加强干部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形成风清气正的财政干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