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财政全力打造“绿水青山”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5年11月09日 09:51 【字体: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泸溪生态建设围绕“环境创优”的方向,目标更明,步履更坚。2013年以来,该县完成造林任务13.1万亩,森林覆盖率比2003年度增长了12.91%。高标准完成株洲路景观绿化,辛女公园、盘弧广场、橘颂广场等绿地建设,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0.24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0.81%;武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湿地基础设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快马加鞭进行。

  一是推进封山育林。2014年,该县财政完成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助分别为2605.79万元、1168.94万元,24万林农直接受益。泸溪以沅水、武水两岸、重点国省道、铁路周边、五强溪库区为重点,不断巩固沅江重点支流源头生态建设成果,持续加大生态屏障保护力度。在加快流域沿岸可视山体、江河沿岸造林绿化步伐的同时,着力完善生态公益林保护体系和补偿机制,形成良好的水源涵养保护林网和生态林带。继续实施商品材禁伐和全面封山育林,休养生息,加强岩溶山区石漠化等裸露地森林植被恢复,让山更绿、水更清。

  二是舞活林下经济。泸溪县在创新民生林业生态林业的发展机制上做文章,提出在“山上办绿色银行”,围绕“山”字做文章,把舞活林下经济作为主攻点,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种植、林果、特色中药材、经济林为主的林下经济,达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良好效果。该县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自家的荒坡地,集中联片种植椪柑、葡萄、油茶、珍贵苗木,自愿组合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经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近8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8家,州级示范社26家,涉及柑桔、油茶、葡萄、蚕桑、茶叶、中药材、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林下掘金,林下致富的特色优势明显,仅2015年上半年,就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6891万元。

  三是筑牢生态基础。该县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把封、育、造、管、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巩固绿化成果,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从2010年开始,全面冻结商品材采伐指标,实行商品材禁伐政策,5年来全县少采伐2万立方米,等于保护了8万株大树。同时,通过划定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开展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在全省率先实行重要通道沿线封山育林和绿色通道造林等系列举措,使泸溪的天更蓝,水更绿。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建立了森林防火责任制,做到防火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构建起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森林防火应急队伍,增强应对森林火灾的扑救力量。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群防群治,健全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2015年,在石榴坪乡、梁家潭乡投放2万卡赤眼蜂幼虫,在洗溪镇、潭溪镇、浦市镇等林区使用白僵菌粉炮4吨,在小章乡、兴隆场镇等乡镇喷洒森得保粉剂8吨……


泸溪财政全力打造“绿水青山”

99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