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财政四年促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6年12月05日 00:00 【字体:

  2013-2016年,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显现,发展环境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严峻,泸溪财政走过了四年不平凡发展历程。四年来,泸溪财政收入以10%以上速度增长;财政支出全力“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 

  2016年,泸溪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46300万元(2016年的数据为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2%,是2012年的1.49倍,四年累计完成160367万元,年均增长10.49%,与2008-2012年五年总量相当。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45000万元,同比增长4.66%,是2012年的1.83倍,四年累计完成842544万元,年均增长16.33%,与2008-2012年五年总量相比,总量增长324959万元。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字,展示着泸溪经济发展四年之变。 

  四年依法理财,泸溪财政科学理财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不断提高、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四年风雨历程,泸溪财政人求真务实,开拓奋进,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发展华章。 

  四年凝心聚力,泸溪财政部门落实发展理念,合理运用财政政策,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财政管理成效明显 

  1.财源建设不断加强。财源基础不断夯实,可用财力逐年稳步增长;财源结构不断优化,逐步摆脱了依靠锰锌财政这一极不合理的财源结构,形成了以锰锌冶炼加工、房地产、烟草、电力、金融等支柱产业为主的财源新格局;财源投入不断加大,工业主体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统筹推进;积极申报财源建设项目;四年间,财政累计支持企业奖补资金8477.5万元。修订并完善《泸溪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泸溪县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切实强化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2013-2016年,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部分非税收入累计完成37088万元,其中:2016年完成11432万元,是20125550万元的2.06倍,年均增长19.8% 

  2.“三资清理”成效显著。按照“三资清理”工作分工,扎实开展银行账户、经营性资产收益、设施设备、国有资产处置情况及产权交易机构规范行为清理整治工作,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全面摸清,共清理出银行账户649个,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919.35万元,资产总额287706.46万元,房产面积111.03万平方米,土地面积398.22万平方米。 

  3.资金监管发挥效力。2013-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累计完成1061个,评审金额281592.19万元,审定金额233214.43万元,审减金额48377.76万元,审减率17.18%;完成采购预算资金45269.9万元,实际采购支出38931.11万元,节约资金6338.79万元,平均节约率14%;对全县170余家单位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对其中56家单位处罚金额超过300万元。201四年以来,多次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2016年“三公”经费降至3895.91万元,年均下降5%以上,“三公经费”控制数“只减不增”目标顺利实现。 

  4.国有资产监管扎实有效。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和处置固定资产流程,2013-2016年,审批资产配置48719批次,金额6898万元;审核资产处置4931批,收入789.6万元;清理整顿超编超标公务用车,公开拍卖超编超标公务用车9次,处置公务用车123辆,收入249万元;整合和强化县直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归集173个单位国有土地使用证和经营性门面56个,资产27000万元,累计收取经营性收入376万元;为5个重点工程项目提供贷款融资12500万元。 

  5.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2013年以来,全面试点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四年累计完成绩效评价项目和财政评价项目130余个,评价资金规模超过140000万元;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重大公共卫生、农村土地治理、廉租房资产管理等19个重点项目评价。2016年,对乡镇、教育等28个预算单位的2015年度整体支出实施绩效自评。 

  民生改善保障得力 

  2013-2016年,民生支出累计完成606441万元,其中:2016年支出178000万元,同比增长8.51%,是201298664万元的1.8倍,年均增长15.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72.65% 

  1.医疗救助保障给力。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四年间,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85012万元,年均增长19.83%2016年,新农保、新农合覆盖率分别达100%96.7%,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年。 

  2.社保兜底全面发力。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财力向基层、向弱势和社保群体倾斜;加大对城乡低保、抚恤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三无老人”的补助力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四年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128511万元,年均增长17.37%,累计支出养老金(企业、城乡、机关)101390.5万元,年均增长20.32%2016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20/月和220/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6万人。 

  3.教育发展持续聚力。2013-2016年,教育支出累计完成164668万元,年均增长5.78%,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从2012年的3501万元提高至2016年的4420万元,年均增长6%,累计发放农村及特岗教师岗位津贴(片区人才津贴)6134.9万元。 

  4.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提升至应发工资总额的12%,四年累计拨付8392.55万元,年均增长61.67%。津补贴提标到23000/.年,每年增加津补贴支出5004万元,人均增加5400/年。工资调整、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乡镇工作补贴均按标准足额发放到位。全县年均增加调资支出11522万元,人均增加12000/年。绩效奖金按3000/.年列入财政预算。村级组织年运转经费达2961.27万元,全县村(社区)年均运转经费20.15万元。四年间,完成农林水事务支出139633万元,年均增长24.50%;完成住房保障支出78875万元,年均增长26.93% 

  财税改革深入推进 

  1.财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实行全口径预算编制,统一预算分配,县直各预算单位预决算公开有序推进,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公开。全面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201651日全面铺开营改增,全年可为纳税人减负6050万元。 

  2.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呈现新跨越。以“三资清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清理撤销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并全面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对全县教育系统35个学校及其二级机构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完成11个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公务卡改革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3.投融资体制改革体现新思路。组建湖南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泸溪办事处,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全县目前共有经省级银监部门和人行认定的融资平台公司2家,现有总资产近250000万元。2013-2016年,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4992万元;争取债券置换资金131774.8万元,对融资成本高和已到还本期的银行贷款进行置换,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累计完成融资403594.6万元。2016年,新增债券资金11285万元,同比增长396.83%;债券置换资金97774.8万元,同比增长187.57%;融资总额181500万元,同比增长39.85%。县垃圾处理、沅江风光带、浦市古镇旅游开发“PPP”项目完成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其中:总投资112000万元的沅江风光带和总投资75000万元的县污水处理进入湖南省“PPP”示范项目库;总投资227600万元的浦市古镇保护开发和总投资458000万元的刘家滩新区建设进入国家“PPP”示范项目库。 

  精准脱贫持续推进 

  1.狠抓项目建设。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突破。2012年起,我县列入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实验区范围,2013-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600万元以上,撬动社会投入2000万元以上,高标准建设了潭溪镇下都和武溪镇上堡两个柑产业基地、武溪镇黑塘葡萄基地以及浦市镇新堡高标准农田,其中:潭溪镇下都柑产业示范基地得到了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二是“一事一议”持续推进。2013-2016年,累计投入资金5706.23万元,实施了村内主干道建设、“五小水利”设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美丽乡村”试点和岩门古堡寨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等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44个。三是创新创业亮点纷呈。四年间,完成投入再就业资金6238万元,引导城乡失业人员、复退军人、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浦市镇创业一条街新增300家店铺入驻、新增2000人就业。投入财政资金600万元,支持城区冠华、武溪镇楠木洲、小章乡、解放岩乡等乡镇的13个农贸市场完成标准化建设。 

  2.加大资金整合。开展建整扶贫、同建同治帮扶、社区联建共创、精准脱贫工作,推动精准脱贫资金整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慰问困难职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敬老院老人等关爱行动。四年间,全县向上争取资金643700万元,年均增长27.34%;完成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2457万元。2016年,全县整合精准扶贫项目资金200000万元以上。 

  3.夯实乡财管理。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力度,原14个乡镇财政所完成标准化财政所建设,连续六年获得“全省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和“全省标准化财政所创建先进单位”称号,切实做好基层“资金运营”文章,积极推动“一卡通”发放增容扩面,四年间,累计发放惠农补贴52400万元。 

  “胼手胝足谋四年之变、栉风沐雨奔全面小康。”探寻四年,泸溪财政发展变化,亮点纷呈。展望“十三五”,泸溪财政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紧围绕大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秉承“民生财政”理念,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泸溪县财政四年促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998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