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加大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
近年来,龙山县财政局始终将优先支持教育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支持投入,为该县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财力保障。
一是优先安排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经费。在资金安排上,龙山县财政局始终将教育资金放在首位,每年编制预算时,充分考虑了教育支出的实际需要,打足了预算。同时,坚持资金拨付上效率第一的原则,及时足额拨付教育资金。2016年,县财政对教育预算支出为49165万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为29%,同比去年增长了16398万元,增长幅度为50%。
二是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夯实人才队伍基石。近年来,龙山县不断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夯实人才队伍基石。2016年,财政共拨教育系统人员工资2.1亿元,全面足额保障了教育系统人员工资的及时发放。为了留住乡村教师,增设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才津贴,根据距离县城远近,执行每月每人500元、800元、1200元三个等次的补助标准。同时,执行每月不低于200元的乡镇工作补贴制度。2016年,共为2718名农村教师发放了偏远学校人才津贴1801.27万元,点燃了广大农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
三是坚持优质均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县财政局积极支持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2016年,共投入73794万元,其中,学前教育投入2800万元,义务教育61707万元、高中教育4742万元,职业教育4045万元,特殊教育500万元,全县各类教育入学率及教育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在2016年的高考中,全县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全州第一。
四是加强项目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发展。有效推进农村学校建设工程,2016年,财政拨付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各类工程建设资金近3679万元,有力保障了校舍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为了解决好大班额问题,积极推进城区学校建设工程,2016年,完成了第五小学、思源小学教学楼建设改造工程增学位1540个。2017年,将继续加紧推进城区学校建设工程,努力化解“大班额”问题,保障全县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是完善困难帮扶机制,助推教育发展脱贫。按照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构建了覆盖全面的教育发展帮扶机制。对我县境内的建档立卡户子女及城乡低保户子女实行15年免费教育补助,按学前教育、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四个阶段每生每年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的生活补助;对考取本科(含预科)、专科(含高职)的贫困大学生新生分别一次性资助5000元、4000元;对提出申请的全日制在校贫困大学生按政策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农村低保、残疾、农村特困供养学生实行免学杂费及免教科书费;对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中职学生实施“雨露计划”资助;帮助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免费培养1名有专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2016年,全县共落实72903人次贫困学生资助,资金达6347.325万元,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总体目标。
六是促改革强监督,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龙山县财政局不断创新财政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大监督机制,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运行的全过程监控。该局会同发改、教育等部门落实并管好、用好教育专项资金,从教育项目的立项申报到资金拨付及竣工结算,都全程参与,及时跟踪,做到了资金拨付按进度,避免了财政资金沉淀,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