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助力精准扶贫
今年来,泸溪财政强化协同配合,通过一手抓开发成效,一手抓资金管理,积极探索新优势、新机制、新办法,让农业综合开发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绷紧“廉洁之弦”。泸溪财政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完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廉政建设、个人学习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细化制定工作岗位责任制,确定可行的目标考核办法,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将目标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分工协作、职责分明。加强干部培训,加强业务学习,组织各种业务技能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参加省、州农开办举办的相关业务培训学习,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学《准则》、记《条例》,加强警示教育,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二是力求“三个满意”。农开项目从选点到规划设计,着力把专家意见和群众要求相结合,既听技术专家的科学论证意见,又尽可能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征求合理化建议,并深入项目规划区进行认真勘查、规划论证,再把初步规划设计带回村组征求农户意见,进行修改补充,使其规划设计既切合实际,又科学合理,达到领导、专家及群众“三满意”。项目实施围绕讲究实效与树立形象相结合,突出解决排灌设施、道路交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急需事项,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直接受益,树立农业综合开发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强化“五制管理”。泸溪财政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标准园区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等项目结合起来,严格执行“五制”管理,即工程招投标制、物资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项目竣工验收制、县级财政报账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放大项目效应。同时,在项目区成立工程建设项目部和监理部,项目部主要负责工程建设协调、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召开工程例会、组织验收等工作;监理部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工程原始计量签证、监理资料整理等工作,实现“项目和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相分离,促进财政农开机构由项目“直接实施者”向“监督管理者”角色转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17年,泸溪财政整合农开资金2012万元,其中发展生产脱贫工程3个、资金1300万元;水利措施和田间道路实体工程资金464万元;在合水镇麻铺、晒洲田、木垅和横坡村完成油茶林基地垦复面积2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