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财政:四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改革
1、广泛调研,明确思路。2014年7月,该县综改办组织人员对桃花江镇芙蓉社区、浮邱山乡田家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重点是社区的便民服务现状、管理与考核办法、村级的农村环境保洁情况和农民群众的基本愿望。10月,组织人员赴四川宜宾县学习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经验。通过调研学习,结合该县实际,制定了《桃江县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2、积极试点,扎实推进。该县确定6个乡镇100个村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试点村,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原则,把100个村分为便民服务重点示范村和一般推进村两个层次。确定便民服务重点示范村35个,一般推进村65个,确定2个重点示范乡镇。在6个村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工作。建立三大标准体系。一是建立服务管理标准体系,按照群众急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设置服务项目,明确经费保障标准,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从服务职责、服务范围、完成时限、考核方面进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三是建立服务工作标准体系,细化项目服务标准,解决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3、明确项目,规范操作。一是明确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根据该县实际及试点资金规模,主要围绕公共环境管护、社会管理服务两个方面开展,以环境保洁(垃圾收集清运)、代理代办(便民服务大厅)为主,重点示范村服务项目两个方面同时推进,一般推进村重点实施公共环境管护服务项目。二是明确项目工作程序。一般推进村按村域面积、人口、公路沿线长短等因素确定保洁员人数、责任地点、服务要求。重点示范村除环境保洁外,重点在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按县财政局、县政务中心要求,统一添置了办公设备、服务指南等,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三是明确资金管理使用。该县是财政穷县,资金比较短缺,为做好试点工作,明确资金主要用于保洁人员工资、低值易耗品购置、便民服务差旅费、伙食费补助、办公费等方面。
4、严格考评,确保效果。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县财政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实地检查、查阅台账、电话回访等形式严格考评,考评结果一律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规定连续两年不达标的村取消试点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