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南县财政局驻华南村扶贫工作队抗疫纪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2019南县“财政之星”、财政局驻华南村扶贫工作队(简称“工作队”)一直以来践行的帮扶信念。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令下达以来,工作队日夜奔波在一线,以同样的信念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财政党员的扶贫抗疫之歌。
义无反顾去“逆行”
正月初二,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徐州的春节假期戛然而止。这天,他接到了驻村抗疫的命令。
今年5月就能退休的徐州没想太多,而是带着退役军人的使命、老财政干部的职责、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临危受命,辞别老父妻儿,打点行装,成为了南县财政局奔赴抗疫一线的第一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徐州与华南村村支两委的同志摸情况、拿方案、定措施、严排查、勤劝导、把路口、搞巡逻,再也没有回过家,与随后赶到的代金华、梅杰一道为华南村疫情防控构筑了坚固的防线。
硬核担当打头阵
“群众事情无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危难时刻,党员干部更需硬核担当打头阵......”徐州在组织防控人员召开紧急会时这样说。
“亲力亲为、不漏一户、不放一卡、不包庇一人”成为了工作队的抗疫宗旨。截至目前,华南村排查湖北、武汉回乡人员17户28人,均实行居家隔离,并指派专人每天上门询问情况、测量体温、作好记录;每天召开全村广播会,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形成抗疫统一战线,动员志愿值班值守巡逻人员达41人;利用村民微信群、党员微信群、村文艺宣传队微信群发布上级指令,宣传防疫防控知识,粘贴宣传标语110张,悬挂横幅10条;上门为村民发放口罩1600只、消毒液50公斤;上门劝导取消婚喜事15起,丧事简办3起;关闭茶楼牌馆10家,路口设卡16处……
为解决防控物资紧缺和村级资金短缺的困难,工作队还发动村民和在外爱心人士募捐57660元,工作队成员除在单位捐款外,又在华南村带头进行了第二次募捐。目前,华南村各类防控物资保障到位,没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者。
雪中送炭暖人心
2月15日,雨雪大作,气温骤降18度。工作队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的冷暖安危。
8组的曾建尧房屋被拦腰折断的树木压垮,清理现场、修复电路的工作中有他们的身影;11组的五保老人杨桂莲的床上,多了一床他们紧急送来的被褥;7组的张伏秋体弱多病,妻子有些智障,他们送来的被褥和柴米油盐让这个贫寒之家多了一丝温暖……
截至目前,华南村所有扶贫对象的防疫物资和生活保障都由工作队队员们“一对一”负责,没有发生一例“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
奔走田间备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的基础是产业!为确保今年全面脱贫目标不因疫情防控搁浅,防疫间隙,队员们与村委一班人商讨最多的是今年的春耕生产和小龙虾养殖。
为确保科学施策,队员们一头向县里的农业水产专家请教,一头与农民进行现场沟通。在4组蒋清明的田头,他们为玉米种植出谋划策;在9组彭立明的稻虾田里,他们围绕28亩小龙虾的养殖繁育展开探讨;在13组彭光明的菜地,他们为芥菜的种植管理和销售献计……
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华南村今年的春耕生产有序推进,预计全村可稳定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稻虾共生养殖面积3200亩、蔬菜面积700亩,较去年稳中有升。
亲人支持更奋进
队长徐州的父亲今年87岁了,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因为驻村很少陪伴,徐州本想趁着春节假期好好孝敬老父,无奈疫情奇袭,只能托付妻子和妹妹照料。
“儿子党性强,是我的传人。”老父的鼓励让这位七尺男儿的心里五味杂陈,忠孝难两全的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34岁的梅杰也是位退伍军人,春节前后正在赶婚房装修,临危受命后只能与未婚妻电话辞别。“工作干好了,比什么都强。”带着未婚妻这句话,他赶赴抗疫一线。
代金华几个月前喜当外公,本想趁假期给老伴搭把手、让她好好放松一下,防疫命令的到来让他又食言了。老伴一句“你放心驻村,家里有我”的宽慰让这位30多年工龄的老同志瞬间泪目。
是啊,工作队的军功章里应该有家人的一半。正是他们的默默支持和辛勤付出,才让队员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的投入扶贫防疫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