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财政:四向发力,做好防汛抗灾保障工作
汛情发生以来,益阳财政部门积极响应,始终把防汛抗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四向发力,做好防汛抗灾各项保障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点对点”预警,及时转移人员。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预警预报联动机制,与宣传、广电、通信等部门构建广覆盖、立体化的信息发布网,组建市、县、乡、村四级扁平化灾情信息工作群,“点对点”叫应提醒,实现预警信息“零时差”“零距离”直达基层,确保受灾地区人员及时高效转移。本轮强降雨期间,共发布气象预警信息57期、山洪灾害预警信息132条、地质灾害预警信号8期,紧急转移安置32337人,桃江县沾溪镇“6·23”山塘溃堤成功处置案例、安化县田庄乡“6·29”山体滑坡转移避险成功案例等8个典型案例被省减灾委通报表扬。
二是“面对面”核灾,及时拨付资金。按照因灾死亡人员、因灾倒房户、重大灾情“三个必核”,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台账、灾情报告、经济损失台账、会商资料“四个必审”要求开展核灾工作,加强对灾害高风险区、灾情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的灾情信息员进行培训辅导,确保灾情数据客观真实。联合纪检监察、住建、电力、农业、电信等部门组建核灾报灾工作组3个,赴5个县市区、16个乡镇、170个村(社区)开展核灾工作,共向省级初报、续报灾情21次。为支持防汛救灾工作,财政部门加强与应急、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汛情以来拨付自然灾害救灾等救灾资金共计8706万元。
三是“心贴心”帮扶,及时开展救助。及时协调调运编织袋40万个、彩条布40万平米、土工布5万平米、夏凉被2800床、折叠床2800张、单帐篷700顶、褥子2800条;市本级紧急采购20万元生活类保障物资,及时调拨安化县、沅江市、赫山区、资阳区等防汛抗灾一线;县市区动用本级资金300余万元用于救助受灾困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安全住所。
四是“点对点”联动,及时恢复重建。坚持上下、干群、军地联动,全市投入山塘、堤垸防守20.9万人,720名武警、消防救援人员参与一线抗洪抢险,清基扫障2634公里,搭建防守棚1150个,牵线架灯969公里,开挖导浸沟17142条,成功处置各类险情123处。交通、水利、应急、电力、通讯等部门分别成立抢修队,出动抢修人员1.2万人次、各类车辆设备620台次,抢通国、省干线15条、治理塌方689处,抢通修复基站354个、网络故障2.6万个,恢复供电线路6条、供水管网47处3.9万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步推进。